2023.10.21-22醫療人類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2024-03-31

2023.10.21-22醫療人類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地點:台大公共衛生學院

 

主題

探索身心的精神分析:

矛盾模式、匱乏模式和離散模式心理韌性的身心和人格課題

 

        臨床上個案尋求心理工作的協助時,最常出現的課題,主訴除了身體抱怨或焦慮、憂鬱、恐慌等常見症狀外,也常見合併同時表達,他們在生活上和那些人的衝突矛盾做為主題。由於這是常見的現象,因此可以想像何以在心理學處遇模式裡,「矛盾模式」是最常被提及。佛洛伊德在百年前建構的精神分析,就是這類代表,因此有一般熟悉的自我、原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以及這些了盾和症狀及人際困局的關係。

        隨著時間的演進,和對個案的接觸更久後,漸漸臨床工作者發現,何以借由澄清和處理了某些主訴矛盾衝突後,不少個案仍有著不少問題,原本造成困頓的人際課題可能仍然改變不大。後來覺得矛盾模式有它的不足,因為不少個案在生命經驗的創傷時,當年環境的匱乏所帶來的心理課題。那麼「匱乏模式」有著什麼特色和處遇方式?和矛盾模式有何不同呢?

        依我們的觀察,矛盾模式和匱乏模式可以說明一些臨床困境,但是面對臨床上常見的困難人格者,他們的創傷常是出現在生命更早期,甚至是出生後,就處在外在環境極度不利的情境。他們的心理是破碎的,人際也是破碎的,臨床上覺得很不易整合,甚至維持治療架構都很困難,因此我們提出「離散模式」來說明這些現象。

        當從矛盾模式、匱乏模式走向離散模式,這三者不是相互取代,而是有著相輔相成的需要。但這是在什麼層次上的心理工作呢?意味著從原本的目標是精神症狀,例如焦慮、憂鬱、恐慌等,走向更基本的人性本質或人格特質的方向了。我們在這裡提出,心身(psyche-soma)從嬰孩起的發展和人格的關聯,並對於「疾病行為」(illness behavior)提供有別於古典模式的心理動力觀點。

 

主持人:王盈彬醫師、蔡榮裕醫師

 

劉又銘醫師、王明智心理師

探索身心的精神分析:矛盾模式裡精神症狀復原力的心理韌性

 

王盈彬醫師、郭淑惠心理師

探索身心的精神分析:匱乏模式裡精神症狀復原力的心理韌性

 

黃守宏醫師、陳瑞君心理師

探索身心的精神分析:離散模式裡的人格特質復原力的心理韌性

 

王明智心理師、蔡榮裕醫師

探索身心的精神分析:疾病行為裡psyche, soma, mind(soul)和人格特質


 

劉又銘醫師、王明智心理師

探索身心的精神分析:矛盾模式裡精神症狀復原力的心理韌性

 

        以矛盾模式來說明受苦經驗是最常見的模式,是一般個案在抱怨或說明他們的問題常呈現的方式,就算是有著身體或心理的症狀,但是只要呈現在生活裡的人際之間時,就是一些人和人之間的矛盾衝突,成為主要的問題。這是臨床常見的展現方式,也因此容易被看見,雖然如果要將這些矛盾,拉到和身心的其它症狀相聯結時,這個假設也常是遭遇到抗拒,不容易建立起症狀和人際之間有著內在關聯性。雖然意圖建立這種關聯性,也是一般人理解精神分析論點的方式。

        不過在這個模式下,的確是可以澄清和處理不少衝突,或至少不讓衝突惡化,而得以慢慢修復的可能性,這是矛盾模式的假設。雖然也有著抗拒得處理的課題,例如就佛洛伊德的論點來說,自我(ego)、超我(superego)和原我(id)之間的矛盾,尤其是超我和原我之間的衝突,被當做是說明矛盾的原型版本,只是在處理想得到和看得到的矛盾後,並不必然就能安心過日子,這得是後續其它模式的探索。

        在本文,我們說明古典的矛盾模式,讓大家了解它的歷史論點,以及它在臨床上所遭遇的困局和難以說明之處。而且就是算是有所不足,仍是一般人常見的抱怨自己問題的方式,或者這是展現精神症狀復原力心理韌性的某種方式,雖然乍看是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且值得探索的現象。




 

王盈彬醫師、郭淑惠心理師

探索身心的精神分析:匱乏模式裡精神症狀復原力的心理韌性

 

        從精神分析史來看,古典精神分析可以說是以矛盾模式,做理解問題和症狀的主軸相關技術。例如詮釋,也大都是以預期可以透過認知到潛在矛盾,進而消除阻抗,而能夠更自由的想像自己的狀況。這矛盾模式是佛洛伊德當年主要的工作模式,雖然他也曾說,有些時候對個案做出一些詮釋,就像只是給患者一份菜單。

        只是給菜單,意味著患者當時是處於比喻上如同胃空空的,但我們卻以矛盾模式為核心,而提供詮釋給患者,這些詮釋就如同只是一份菜單,並無法解決患者當然的飢餓狀態。不過佛洛伊德雖然提出了這個說法,但他並未再就這課題直接深究何以是如此。

        回到臨床現象來說明的話,有可能佛洛伊德其實有捕捉到,患者內心的空洞感這種現象,不會是少數,尤其是那些生命早年遭受重要客體失落者,常有著內心空洞感是常見的現象。不過由於佛洛伊德當初聚焦在焦慮和歇斯底里等,相對地對於失落和苦痛是較少探索,他在《抑制、症狀和焦慮》的附錄C裡,「焦慮、苦痛與哀悼」標題的短文裡有提到。

        心理空洞感的另一種說法,也許就是匱乏模式的起點,在匱乏模式未被治療者或個案警覺時,常見的是覺得要一直給與對方很多想法,很多的關注等,但卻常覺得好像怎麼給都是不夠的。這是匱乏模式要說明的現象,而這也隱含著處遇模式不再是如矛盾模式以詮釋為主,因匱乏模式是需要給,與但是給什麼,才會有所謂療效的可能性呢?




 

黃守宏醫師、陳瑞君心理師

探索身心的精神分析:離散模式裡的人格特質復原力的心理韌性

 

        除了矛盾模式和匱乏模式外,在精神分析式的工作裡,我們從臨床經驗想要來提出,另一個值得再深究的說明模式。這是目前心理工作者常見的個案群,可能被診斷做邊緣型或自戀型,不過這些名稱尚無法讓我們,對他們的內在心理運作方式,和呈現出來的空虛感外,何以更有著混亂,過於理想化的黑白分明,和外顯卻難以捉摸和難以臆測的攻擊態度,這種難以捉摸也許意味著前述的混亂的意思。

        這種現象也許是反映著,當年佛洛伊德提到的「移情如戰爭」的意思。依照我們的臨床經驗,如果是純粹的精神官能症患者,呈現出來的更多是矛盾現象,或隱含著匱乏,但大致是穩定的人格,而不太會是讓治療裡的移情如戰爭。讓移情如戰爭的是一群,除了有矛盾、匱乏外,尚有著我們命名的「離散的心理碎片」般,所帶來的不穩定和攻擊感,進而造成所謂的「移情如戰爭」的場景。

        這是我們從臨床經驗提出「離散模式」的基礎,如何讓這群患者能夠善加運用治療和治療者就是個難題,也深深影響著復原力和心理韌性。在本文的報告裡,我們將進一步說明「離散模式」的臨床現象,以及這模式和其它創傷經驗的關係?這個模式的提出對於臨床現象的說明,可能帶來更多思考和助益,雖然目前仍不可能有個單一想法或方法,就可以解決這些患者的所有問題。



 

王明智心理師、蔡榮裕醫師

探索身心的精神分析:疾病行為裡psyche, soma, mind(soul)和人格特質

 

        所謂疾病行為(illness behavior)意指的是,某患者可能有著某些身體或精神症狀時,患者會如何反應,並且在生活和人際之間,會以什麼方式來呈現自己的疾病?例如有著相同的胃痛,或者恐慌或憂鬱的患者,在臨床上可能有些患者讓人覺得很麻煩,不好照顧,而有些患者則是讓他人覺得同情,或有患者讓人只想遠離他們等不同感受。

        他人何以會有這些不同感受呢?如果只看症狀本身是相同,因此帶來讓他人不同感受的,是什麼因子呢?我們主張那涉及患者的人格課題了。而這些帶來讓他人也深受困擾的人格問題,是有眾多的生物心理和社會因子的總合。我們只是就心理的因子來說的話,那涉及的常是,生命很早年就產生的各式創傷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在當年是無法以成人式語言來記憶。

        那麼是否那些經驗有被記憶著呢?不是成人的言語型式,那會是什麼呢?臨床上常見的是,以身體的反應做為記憶,只是很難完全確定,是以什麼樣的身體反應來記憶。不過這也就開啟了,嬰孩發展過程裡,心與身之間的關係。本文將以小兒科醫師,也是精神分析師的Winnicott,對於psyche, soma和mind之間的互動方式,以及他在《Human Nature》這本書裡,談論psyche, soma和人性本質的關聯,做為思索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