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精神醫學會}第61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二)

2022-11-09

《臺灣精神醫學會》第61週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地點:高雄醫學大學國際學術研究大樓

時間:13:30-15:00

精神官能症是精神健康課題,但邊緣型等是life如何alive的人性本質?

:引介D. W. Winnicott精神分析視野重新想像生死大事

主持人:劉佳昌醫師、蔡榮裕醫師

  Winnicott在《文化經驗的所在》裡談及,精神官能症的處理是屬於「健康」的課題,而邊緣型或類分裂型(schizoid),則是屬於「什麼是生命?」,「人如何生活?」的課題。從DSM的角度來看,一是屬於第一軸的症狀,另一是屬於第二軸的人格課題。對於人格的課題,是古典精神分析較少著墨的心理領域,通常目前被歸類為邊緣型等人格課題,是克萊因(Klein)、比昂(Bion)、溫尼科特(Winnicott)等更深入探索的主題。不過我們在這工作坊裡,則是更進一步想要思索一個臨床難題,何以有些成就不錯的創作者,有了成功的創作,但卻仍難以讓他們從成就裡,不再往傷害自己的路途走去?顯然的,精神分析強調的「昇華」是不足以說明,這些涉及心理原始(primary, primitive, primal)領域的現象。我們引介溫尼科特的論點,進一步探索這個困局,雖然離真正了解和解決困局仍有長路,不過這是嘗試,讓精神分析的經驗和想法,可以和社會難題一起思考的方式。創作過程也是重要的是,可以有著不少昇華的功能,如同有不同程度的,大家口語的「好療癒」的現象,至於和嚴格定義的「痊癒」(cure)之間的距離也是值得探索的。我們不是要貶低創作的功效,而只獨尊分析治療的效能,不是要變成這種論述,而是假設創作如果有療效,那會是如何產生的?如何達成那過程?以及它的侷限是什麼?如何了解它侷限的原因呢?讓優點和侷限並列思考。

 

1.生死大事裡「昇華」概念的窮困,還有什麼承載生死存亡和心身安頓的心理概念?

王盈彬醫師、劉又銘醫師

  雖然「昇華」這字眼已是日常用語,這個概念是來自精神分析的推動,變成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之一。但如果不再細緻化它的意涵,給與更分層的概念,做為可以進一步探索的概念,不然可能讓它變成有限或死掉的語言。我們試著從相反方向來重新思索它的侷限,以及如何再讓它有個第二春?「昇華」一詞起初是以佛洛伊德的性學理論做根基的說明,何以人在慾望之下,不是只直接的慾望的表達,而會轉身成其它的創造?例如文學藝術的創作,但經過時間的歷練,不可避免會有一些疑惑,何以有人透過文學書寫閱讀或藝術創作,這些在昇華的古典論述範圍裡,有人可能有了受歡迎的成功創作後,仍難以不再往死路上走,這裡的死路包括,從只是不知覺地在成功後,無法享受成果,到想死,這中間是很大的範圍。因此我們也相信,無法只靠以上的引介新觀點來說明,但我們仍覺得還不足以了解這些幽微的心理處境,如何讓書寫和創作成為自己創造的「促進的環境」?是否昇華得以成立有其效果,是在於最後能夠有著object-relating的感受,有被看見,見證我們嘗試將昇華的內在心理防衛機制,再加以細緻化的客體關係的內在心理經驗流程。


 

2.都是生死交關,從小的餓得要死、冷得要死、熱得要死,這些死的心理經驗是什麼呢?

陳建佑醫師、黃守宏醫師

  從精神分析史來看,從佛洛伊德以降是以歇斯底里等精神官能症的分析經驗,並嘗試想像和描繪那些經驗所累積起來的人類心理知識的寶庫。對溫尼科特來說,隨著後來的個案的不同類型,例如精神病、類分裂型(schizoid)或邊緣型(人格)等的分析治療,累積出新的想像和描繪。簡單的說法是,在後設心理學上的觀察點是,從二三歲的伊底帕斯情結,往前推論觀察和想像,在生命不久即開始的心理經驗的想像和描繪。這是從克萊因等就開始的工作,而溫尼科特似乎把這些經驗知識,在分類上往前推論主張,處理精神官能症的臨床工作和後設心理學的知識,當做是處理人類「健康」(health)的課題。但那不涉及什麼是生命(What is life?)的主題,他表示我們可能治癒了患者,但我們仍不知他們是如何繼續他們的人生?對溫尼科特來說,他的主張隱含的是人生的課題,不在只著重症狀和健康的課題。他的論點是從出生不久的心理經驗談起,我們介紹他對於「促進的環境」三個向度的描繪著手,「holding, handling, object-presenting」。對於生命早年的餓得要死、冷的要死、熱的要死,這些死亡心理經驗的處理過程,做為進一步想像和補充「昇華」概念不足的地方。而且這三個外在環境所提供的協助,也是值得做為我們在處理這些困難案例的技藝參考。雖然治療者的角度不全然等同於父母的角度,但是這些功能仍可能是治療者值得參考的。


 

3.活著的,都沒真的身體死過,死亡經驗如何影響心碎裡個體的連續性(continuity of being)?

黃守宏醫師、陳瑞君心理師

  除了上篇從「外在環境」的角度,描繪「外在客體」能做的可能是什麼?本文將從嬰兒在這過程的心理感受,做為思索「昇華」概念在未來如果得以有效用,可能需要什麼內在心理過程做為基礎?我們以溫尼科特的「intergrating, indwellIng, object-relating」, 來做為描繪昇華得以會讓self在有著信任的基礎上,有信心覺得人生有意義的重要過程,而不只是以成功的創作品做前提,來說昇華是否成功。我們思索的是,何以成功的創作,卻也可能是以最後的傷害自己,好像這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做為成功的結束方式呢?何以不是享受這些創作的成果,而是覺得創作只是一種讓自己走向末路的過程?或者是助力把自己推往死路呢?但鑑於「昇華」這字眼的窮困,無法如預期的讓我們看見更多的可能性,彷彿只是老化的字眼如老花眼般了,如何來活化昇華這字眼,讓它可以再讓我們開眼界,理解某些本性的困局?那麼在生命早年的創傷,而無法整合心身安頓,帶來的「存有的連續性」的困難,而成為破碎的心理經驗,使得從object-presentint到object-relating,透過前述過程有著和客體有所牽連的欲望?而不是如一般所說的,切斷關係似的孤獨,而是有著客體存在心中的孤獨能力,這是創意的起點,如同創作的孤獨過程裡,是有著ego-relaing, id-relationship的其礎?或是ruthless love所展現的激情的粗魯且無情,影響後來粗魯的對待自己和他人,在內心裡是想著自己死了,對方也會跟著受苦,這是ruthless love,是很激情的愛卻是粗魯的相互對待。


 

4.從Winnicott & Carl Jung,談個體和群體連續性裡,承載生死文化經驗的心理所在?

蔡榮裕醫師、王明智心理師

  我們從Winnicott在《文化經驗的所在》一文,和他談論榮格(Carl Jung)自傳的想法,對於生命原始經驗的精緻描繪,是值得精神分析者閱讀的,我們從ego-related是like,不是很興奮的那種,而id-relationship是love,是激情的,思索是否創造時愈激情是愈貼切love,愈是接近原始的和母親客體的經驗?如果是,創傷意味著是愈困難的處理,不能只靠昇華作用,而且不是只靠詮釋,就能改變或達到昇華的效果?或者「昇華」的定義原本只涉及心理健 康層次,但和生命的生死是無涉的嗎?以這個說法來看,創作者在創作過程和作品的關係,不是只看作品的完成,這是涉及ego的能力,若高能力也許就能完全某種程度創意的作品,但真正涉及的self的課題,決定著一個人決定自己是否有價值,是否生命活的有意義,是否覺得有幸福感。昇華是ego的防衛功能,它的運作後是高潮嗎,或者只是沈默的工作著?昇華的心理工作能讓self開始騎自己的本能嗎?或者仍只是讓self成為被本能所騎?不過這也得看ego的能耐,是否昇華意味著需要是有著這種孤獨能力做基礎,是在有著客體在場的孤獨所產生的能力做基礎,讓昇華的作用可以發生?那麼昇華到底是怎麼作用的呢?和創意或創造力的關係是什麼?創意和創造力位在心理的那裡呢?是那些相互聯繫結盟後的結果,它們的結盟有著什麼一般說的文化做基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