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葉、苔蘚、沒有雪花:精神分析的另類入門

《枯葉、苔蘚、沒有雪花:精神分析的另類入門》

(podcast,蔡榮裕醫師台式國語自由發聲。)

第一季40集,每集約30分鐘,預計2022.05.11日起,接續《貢布雷minutes》(第一季)每周三開始上線。

如果要說何以「另類」?那是因為這是意圖,從失落、苦痛、憂鬱談起的精神分析入門。

以溫尼科特的一篇文章《對崩潰的恐懼》做起點,談佛洛伊德在1926年於《克制、症狀與焦慮》的附錄三裡,談論人生的失落和受苦,是他少研究的課題。

那麼我想說,這「另類入門」談的是「人生如苦海」,談的是如何認識這「失落的苦海」?

但我需要坦白說,還談不上說要如何「脫離苦海」呢。

 

  從溫尼科特(Winnicott)《對崩潰的恐懼》裡的一段話說起,談理論和臨床之間的交織,行動和移情如何帶出記憶,話語卻是不牢靠的代言者。但日子得過下去,人需要活著且活下去,有興趣一起來想想嗎?

  這系列不是要專門介紹溫尼科特,只是以他這篇文章來介紹,我理解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需要多少語彙來做起步的裝備。這會是貼近當代心理治療個案臨床過程的入門概念。是入門,但不一定淺;是入門,但不是教如何做的答案。沒有答案,只有更多的想像。

  除了每周會公開一集共公開五集,其它的都放在《薩所羅蘭:讓精神分析散步在人間》:(這系列並非原本方案的必要內容,雖是以長期來製作為方向,但也保留後來修整的可能。)


  「根據Winnicott(1974)在《對崩潰的恐懼》(Fear of Breakdown)一文中注意到的是,在接近個體生命的開始時,早年已經「崩潰」過了,而病人需要「記起」這一點,因為他覺得在生命早年時,所出現的原初的痛苦(primitive agony),並未被嬰孩以自己(me)的感受來經驗,那時候嬰孩還未有自己的感受,但是由於環境因素的難以完全配合,那些原初的痛苦早就發生過,卻是需要在那些經驗後來被行動出來後,才有機會來認識生命早年發生過的那些場景。在這種情況下,「記起」的唯一方法是讓病人現在第一次去經驗過去的事情。也就是說,在移情中經驗。這樣,過去和未來的事情就變成了當下的事,並成為病人第一次的經驗及憶起。」(取自:陳瑞君在安部公房工作坊)

 

(第二季和後續內容準備中)

 

《枯葉、苔蘚、沒有雪花:精神分析的另類入門》第一季四十集簡介

第一集,說明這系列內容的主要目的。以Winnicott的文章做起點的理由,說明這文章從臨床出發,以不同的角度出發談論移情,不是從伊底帕斯情結、焦慮和性學做起點,而是以失落、空洞、憂鬱做起頭的理由。從臨床經驗裡的移情和反移情談起,不是以理論做先鋒。

 

第二集,說明文章裡主要目的那段的前半部分,來呈現焦點關於「移情」和「記憶」,以及古典以「伊底帕斯情結」做移情基礎的侷限。說明如果要體會生命早更年的經驗,是需要透過移情,這是什麼意思呢?

 

第三集,是說明文章主要目的該段後半的部分,也說明溫尼科特也是想要和古典論有所聯結,以及從嬰孩有真正的記憶之前,從部分客體、部分特質出發的新論點,所帶來精神分析的不同方向。

 

第四集,該段主要目的的最後一句,說明和古典精神分析的差異。說明什麼是「防衛機制」?以及介紹「潛抑」和「壓抑」,以及ego, self的翻譯所帶來的課題,雖然患者談以前的故事也有它的重要性,但臨床上是聆聽,此時此地的潛意識要表達什麼?

 

第五集,佛洛伊德終其一生相對的少談論苦痛(pain)和哀傷,他主要談起的症狀是焦慮和歇斯底里。本集嘗試說明佛洛伊德的主要著眼點,和 Winnicott談論的起點的差別,例如怕死或空虛等課題。

 

第六集,談論焦慮和憂鬱症狀的細節區分,這是這系列入門內容,和從古典理論開始說起內容的重要差別,也談論害怕崩潰這篇論文第一段的前半,對於症狀的想像是什麼。(由於最後幾分鐘突連線有問題,因此突然中止了,請見諒。)

 

第七集,談論佛洛伊德的「本能論」,包括什麼是性本能、自我保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以及克萊因的破壞本能。Winnicott也是接續佛洛伊德從本能論談起,人的「自我」(ego)如何承受和處理,本能的壓迫和外在現實的壓迫?這個心理過程是嬰孩心理發展的重點。以及最後談insight,所謂從「認知的洞識」,走到「情緒的洞識」,有這條清晰的路嗎?

 

第八集,談論獲得洞識的速度,是依著什麼做決定呢?需要想像如何才會好這個命題嗎?界限在那裡呢?以及害怕崩潰裡的害怕症狀,談佛洛伊德的小漢斯的怕馬的性學理論。閹割情結與伊德帕斯情結,這和Winnicott所談的害怕崩潰,是有所不同的基礎和想像了。也談論當代的恐慌症狀裡,極度焦慮隱含的怕死經驗。

 

第九集,引用《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頁134,談論理論要描繪的生命經驗的起點(以下從這本書裡,關於Winnicott論點的直接引用文,都是取用周仁宇的翻譯)。,也談本能論和客體關係論在歷史上的衝突,我們如何在這都是語言無法抵達的領域,再更新找出更多的語詞來豐富它,而不是限定在已知的語詞裡感到滿足。

 

第十集,說明對崩潰的恐懼這篇文章裡,一段關於〈症狀的浮現〉,來說明如何從臨床經驗裡,以「移情」的基礎來建構出理論,而不是憑空想像的理論。後來說明這段第一句裡關於「防衛」的概念,防衛所以被形成,如同國防部的英文也是defense。

 

第十一集,繼續談尊重「防衛」的重要性。這涉及了難題,何時要介入談論,在保護牆之後的經驗?是否太早?是否要細緻些?但這些臨床過程並不是如此容易區分,因此會讓學習者有不少的困擾,因為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說法,這仍無法有定論,仍需要時間來獲得更明確的答案。

 

第十二集,引用引用《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頁136,說明從Winnicott出發來體會對於症狀本身的意義,繼續談論Winnioctt這段關於「症狀」的說明,後送寄宿家庭的小孩,何以愈嚴重者愈需要建構對環境的信心?以及何以是會有「症狀」來面對未來的未知?並以這來比對成人分析過程的移情,也說明「退行」的概念,以及如何不會因此變得公親變事主,而被捲進個案原本的問題裡。

 

第十三集,從公親變事主的可能性,來說明Winnicott在〈症狀浮現〉這段裡的其它內容,也說明治療過程裡「防衛」的必要,以及後續所引發的不同問題。談及如何在此時此地裡,出現了「在地化的恐懼」,如何和彼時彼地的恐懼經驗相匯集,而變成這時的經驗?這構成了精神分析取向和其它取向不同的所在,也說明治療過程裡所出現的依賴課題,不過在這集只是先略提到依賴感。

 

第十四集,引用《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頁151,說明Winnicott提到的,個案對於治療師的客觀恨意的重要性,是什麼意思呢?說明母親的功能,是如何先簡化地給與世界的認識,到最後在單調過程裡有了豐富的認識,雖然這也帶來了疑問,治療者要當母親的角色,有著母親的功能?這是仍爭議中的主題。

 

第十五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從這現象來談生命早年失落經驗的必然性,接下來以文章裡〈崩潰的意義〉的第一段裡,同時說明「現實原則」和「享樂原則」是什麼?我提出了享樂原則,如果是以「選擇不是那麼受苦的原則」來說明,就比較不會帶來誤解,以為依著享樂原則的決定就會帶來享樂。

 

第十六集,談論Winncott文章裡,〈崩潰的意義〉這小標題的第二段,關於自我的防衛,以及「單位的自體」(unit self)的一體感這概念的引介,說明了譯詞上的不易,是否有可能是以我的同事提到的,以「e自我」來翻譯ego,和「s自我」來譯self呢?我也從簡化的論點來說明,自我心理學者當年在戰亂下逃難到美國後,為了保有核心,如同unit self的精神分析是什麼,而被評為教條化,引發self psychology的發展,不使用本能、性學、防衛等相關語詞的現象。

 

第十七集,引用《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頁146,說明Winnicott從「躁症防衛」來補充說前一集提到的,為了保有核心的「單位的自體」(unit self)的一體感,而可能出現的過度的防衛,來說明「躁症防衛」的不同論點,與它的功能。也說明了超我在佛洛伊德以降的概念變遷過程。說明Winnicott以舞台的表演為例,列舉了古典理論的一些說法,例如,原初場景、暴露狂、肛門控制等說法,但他要說不同的語彙。

 

第十八集,接續上集談論內在死亡的經驗,這是Winnicott提出的重要概念,雖有佛洛伊德提死亡本能,和克萊因提出的破壞本能,但Winnicott由於特別強調,生命早年的失落如死亡般,或者那就是死亡的心理經驗,來談起「這裡有生命」。讓我想到我以搖鈴做為穿插,有些像是道士鈴,我不排斥這個突然來的想法,的確如果我們談的是「內在死亡」再活著的過程,的確有些像是道士做法事的過程,以後再來多想想這個比喻。

 

第十九集,談論發展過程需要「促進的環境」,這是什麼呢?有他的定義,我則說明我們需要去想過,因為我們可能和他會有不同的強調點。後來談到發展過程,從絕對依賴、相對依賴到獨立,我補充說明那是一直都存在的經驗,不是簡化成,獨立就是不要依賴。

 

第二十集,引用《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頁149裡,說明Winnicott在《原始情緒發展》裡提到的,嬰孩的幻覺式的,嘴巴和乳房遭遇的最初客體經驗。我也談論這種經驗裡,對於「促進式環境」的補充,以及用這來比喻和想像患者來找治療者的過程裡,可以有助於我們來想像的這些經驗。這些不全是治療者想得到的,只能不斷地適應它。

 

第二十一集,談論對崩潰的恐懼裡,〈情緒發展〉那段談論六個現在進行式的語彙,說明何以是現在進行式,而不是當做是過去式的故事,但不是要否認和盲目於過去式。另說明其中的holding, handling這兩個語詞的重要性,以及這兩詞和成人治療時的比較意義,也提醒這語詞在不同學派之間,可能會有爭議值得探索。

 

第二十二集,引用《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頁161裡,Winnicott的另段話,談到學習中的學生分析師對於詮釋所引發的問題,把詮釋變成催眠般的技術,來對比說明前一集提到的,holding, handling是否是精神分析裡正式技術?或只是旁門並不不是重要的技術呢?這是重要的技術爭議的簡短說明。

 

第二十三集,談論Winnicott在情緒發展這段裡,提到的客體正臨場存在(object-presenting)的意義,以及使用A. Green的《死亡母親》的案例,來說明憂鬱的母親的身在心不在,對孩子來說所帶來的如同死亡的感覺。這是呼應著前頭提到的「內在死亡」的經驗,也說明了另一詞整合(intergrating)的想像模式,如花瓶碎了或如孤島的整合呢?這個字所衍生出來的疑問仍很多。

 

第二十四集,談論情緒的發展段落裡的其它動名詞,例如indwelling, object-relating的意義。由於在文中只是提及這字眼,沒有詳細說明,關於在文章裡indwelling的後頭,有括號寫著psycho-soma collusion,我以他在另一篇談論mind與psyche-soma的文章,來談為了防衛而打仗,mind吸引了psyche遠離了soma,而讓身體如同被拋棄,變成自己長大,以致於後來身體的問題讓人難以理解。最後引用《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頁140,Winnicott談論他是如何四處吸收想法,最後形成自己的論點,事後才知有些地方可能偷自他人的過程。我以這來比喻嬰孩心理情緒的發展過程。

 

第二十五集,我先以薩所羅蘭在安部公房工作坊裡,一段Winnicott概念的開場,那是第一集說過的,早年經驗如何在後來被記起的經驗?也說明是否這課程是談論,人如何從人生苦海裡走過來?以這做為重點,也強調我們是以談論生命做起點,不是只為精神分析的理論。至於人生苦海的想法,如何再整合進精神分析,仍是得花時間。後來讀了絕對依賴這小段,但只是一些說明。

 

第二十六集,說明「輔助的自我功能」是指什麼?涉及ego, self的分野,因此再度略加以說明。另再說明對於依賴,不是以簡化式的,獨立就是不要依賴的說法,這在心理上不是如此一條直通的道路。雖然外在現實要保護自己,是可能有些切割,但心理之路不能如此簡化,而要真的不如此簡化則需要再進一步了解,Winnicott所談的「原初的苦」是指什麼?

 

第二十七集,從《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頁158,引用Winnicott在《原始的情緒發展》裡的一段說法,無情的關係需要母親來承納,不然那些無情的自體(self)會如被拋棄的流浪兒在街頭發展,而回頭再影響自己的成熟。我以這段來說明補充上次提到的,「絕對的依賴」時期可以有著這個故事在發生著。

 

第二十八集,說明文章裡關於「原始的苦」的五種可能性。但只先說明前兩種,關於回到未整合(unintegrated)前的狀態,與永遠處於墜落中的感受。這些是指在後來人生裡再經驗的經驗,而為了不讓自己處於這些狀態,自我會防衛,而以再崩裂(disintegration)來防衛unintegrated,或者以self-holding來接住永遠處於墜落中的狀態。

 

第二十九集,我先以我在醫療人類學場合的論文發表裡,說明原始和失落的經驗,如同被排擠後的孤獨,宮崎駿的《天空之城》中,有一句話是:「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彷彿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接著說明第三項「原始苦痛」,心身無法合一,無法安頓的說法。我覺得以「心身安頓」來說明是個不錯的譯法,以及何以是以depersonalization來做防衛的理由。

 

第三十集,以《為什麼古老故事如夢魘般讓我受苦?》頁155-56裡,Winnicott的一段文字來說明,生命年的經驗是什麼?如何透過移情來呈現?以及他說明問題的緩解,是需要重現生命早年的原始崩潰經驗,這常使得治療者陷於失敗者的經驗裡,我們如何經驗和想像這些經驗呢?這是呈現了他和古典論述不同的地方,再一次的補充先前說過的某些概念。

 

第三十一集,繼續說明前一集未說明完的一句,關於分析過程的說法,說明何以在分析過程,分析師常會是進去了某種失敗的角色?因為 Winnicott表示的,如果有個成功的過程,那會是如何讓患者在過程裡,呈現當年的崩潰經驗,並且以他全能的方式去經驗它。我說明Winnicott未明說的是,由於那是透過移情來展現,是把我們拉進去的,因此我們可能會因種 種反移情,而難以讓個案如此依著自己的全能經驗來體驗目前,不過分析過程就在這種經驗裡前走。

 

第三十二集,說明五種「原初苦痛」的最後兩種,包括失去真實感,和失去和他人有關的能力。真實感的部分,我引用他另一篇討論真我、假我的文章,來談論真我的真實感,那是一堆活生生的本能能量,我引進說明如同綠燈可行,紅燈要停的經驗,這樣才有出路。不然如果那些本能經驗被框死了,就會覺得缺乏真實感。至於和他人有關的能力,則是他們把客體關係拉到重要位置的一種說法,我相信我們也可以從人生苦海的經驗裡,再列舉更多的內容。

 

第三十三集,談論文章裡另一個章節標題是,〈首要主題的陳述〉裡的第一段,談論此刻臨床上經驗到崩潰的恐懼,和生命早年經驗的對崩潰的恐懼的意思,再度強調此刻移情的重要性。另也以新病毒入侵後,身體的反應帶來症狀的比喻,來談論文中所提到的,對崩潰的恐懼的防衛,何以會變成心理上的某種疾患?這和精神醫學之間的些微差異,可能帶來的不同想法。

 

第三十四集,談論地層論topographical的意義。以上集的例子來說明,我們如何想像地層學的意涵是什麼?這會影響我們在臨床處理的技藝,這個概念是需要有自我防衛的概念做基礎,但那是自我的能耐有多少本事,做出什麼防衛,來讓那些材料變成是意在言外或弦外之音呢?以及這些潛在裡是否有架構存在,比喻上是如一間一間倉庫,或是大通舖般的存在呢?

 

第三十五集,先回到文章裡一小段,談論這些想法是否馬上有用的說法。我借此來進 一步說明動力論的dynamic,和經濟論的ecnomic的論點,說明如果要在潛意識,或如這段裡所說的,治療師其實是處於真的不知道裡,如何能穩住呢?在想法上如何讓「不知道」這項因子,也是動力連動的因子裡的一個來想像呢?另外經濟論是接近我們說的經濟方便、經濟省事的角度,來說明潛意識裡如何做出選擇,而不同於「現實原則」的判斷。

 

第三十六集,談論了文章裡Winnicott明確指出,他說的潛意識的內容,和以精神官能症為主或以神經生理學為主的psyche,以及和榮格對於洞穴、神話所說的潛意識,是不同的內容。他指出自己描繪的是,自我(ego)還不成熟,因而無法容納當年的經驗下,所呈現出來的潛意識。這是很重要的了解,意味著治療工作場域的不同,以及如何經驗這些不成熟的自我所遺留下來的經驗。

 

第三十七集,說明臨床過程裡所呈現的那些經驗,不再只是以談論過去的故事的方式被經驗,而是以就是發生在眼前當刻下的經驗,雖然患者在當刻裡可能不全然是如此覺得,但是這個過程是個需要調控的過程,尤其是對於挫折經驗的感受,不是一下子全都打開,那會很難受,反而難以讓個案了解那是發生了什麼?

 

第三十八集,再進一步依著文章裡〈主題的陳述〉這大段,最後談到的說法,我以臨床經驗更細的描繪,這些是如何有著此時此地的針對治療師,使得治療師的反移情影響當時的判斷?也影響著進程要走得多快?雖然在臨床上這樣說,好像我們可以完全掌控似的,其實也不然 ,不過如果我們有這些臨床過程的描繪,至少我們可以慢慢地依著自己的想像,來建構我們自己的了解,對於患者的了解,以及對於治療過程的了解。

 

第三十九集,談論Winnicott在這文章的中間部分,談論主題的整理時,涉及的臨床經驗的描繪。在這集我是接續上集提到的,治療過程裡,何以會說到一些「劑量」的管控,這是什麼意思呢?是針對不能一下給與太多挫折,或是否還有其它值得想像?我說明了這個要管控的過程,和佛洛伊德提出的「節制」之間的關係,以及由於大家不太談微調或管控的概念,但是這在治療過程,卻是無法避免的語彙和內在態度,那麼我們如何想像呢?

 

第四十集,以Winniocct在另一文章描繪在他的診療室裡,嬰孩在母親懷裡,如何把玩桌上的鴨舌棒的人類學式觀察,加上精神分析的精彩描繪。以其中一段說明,關於如何在嬰孩成長或分析過程裡,經驗完整經驗這件事,談論什麼是「完整經驗」呢?以及涉及做自己是什麼等課題,做為第一季的結束,但也開啟了第二季的入門如何建構的起點。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