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苦海嗎:精神分析另類入門(第一季)

準備中的系列帶狀節目,第一季由蔡榮裕醫師以台語說明。

人生是苦海嗎:精神分析另類入門

 

從失落、苦痛、憂鬱談起的精神分析入門。這是新的嘗試以台語來談論,和《山風有話說》裡以國語為主的〈枯葉、苔蘚、沒有雪花:精神分析另類入門〉類似的內容,不過由於不是照稿唸出,我相信以不同語言來說時會有不同的聯想。從溫尼科特(Winnicott)《對崩潰的恐懼》裡的一段話說起,談理論和臨床之間的交織,行動和移情如何帶出記憶,話語卻是不牢靠的代言者。但日子得過下去,人需要活著且活下去,有興趣一起來想想嗎?

 

可能有部分內容在《山風頻道》系列帶狀免費播出,或可能直接放在 PPA方案按月訂閱《薩所羅蘭:讓精神分析散步在人間》裡......

 

【薩所羅蘭】山風台語台

《人生如苦海?精神分析另類入門》podcast

蔡榮裕醫師台語發聲。第一季第一集於2022.03.14,10:00正式上線。語言的實驗性質,第一季40集,每集約30分鐘,全數都公開,每周一和周四(後應聽眾期待加碼周六),早上十點發佈一集。免費,歡迎大家的意見。發佈後,放在臉書和youtube裡,大家可以隨時重複收聽。

 

  如果要說何以「另類」?和《枯葉、苔蘚、沒有雪花:精神分析的另類入門》是類似的想法,只是這系列是以台語發聲,也是以溫尼科特的一篇文章《對崩潰的恐懼》做起點,談佛洛伊德在1926年於《克制、症狀與焦慮》的附錄三裡,表示的人生的失落和受苦,是他少研究的課題。

 

  這「另類入門」談的是「人生如苦海」,談的是如何認識這「失落的苦海」?但還談不上說要如何「脫離苦海」。

 

  這是從失落、苦痛、憂鬱談起的精神分析入門。這系列不是要專門介紹溫尼科特,只是以他這篇文章來介紹,我理解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需要多少語彙來做起步的裝備。這會是貼近當代心理治療個案臨床過程的入門概念。是入門,但不一定淺;是入門,但不是教如何做的答案。沒有答案,只有更多的想像。

 

  也同步放在《薩所羅蘭:讓精神分析散步在人間》:(這系列並非原本方案的必要內容,雖是以長期來製作為方向,但也保留後來修整的可能。)


 

山風台語台《人生如苦海:精神分析另類入門》podcast第一季四十集簡介:

 

第一集,談論何以用台語來說這種具有學術意味的經驗。談論何以有說過《枯葉》系列,為什麼還要以台語來說呢?以及我在這系列要說的重點,和佛洛伊德的古典說法主要差別的初步說明,強調在生命二三歲之前的心理經驗的影響,也說明何以以前著重焦慮歇斯底里,但是我要以空虛、失落和憂鬱做焦點的理由。

 

第二集,先談論我的精神科生涯裡,遇見的診療室裡個案症狀的變化,到目前常見的空虛、失落和憂鬱的症狀。焦慮仍是常見的,雖空虛、失落和憂鬱只是後來才逐漸被注意,但這些症狀也是早就存在,只是不易被說出來。這不只在台灣如此,另也說明如果以「苦海」來談的話,要如何在我們原有的佛道教的觀念下,仍有新的論點是重要的。也談及如果要把焦點說到,生命出生後至二三歲前的失落經驗,所引起的「內在死亡」的經驗,和未來的一些問題之間的牽連,要如何更細緻的說明呢?

 

第三集,仍談論何以會焦點在失落、空洞和憂鬱的臨床原因,也進一步說明人生如苦海這種「苦」的說法,雖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是常聽到的,一般也常說就只要把它忘了就好了。我舉英國百年前的小說《科學怪人》為例,來說明被拋棄的怪人,面對自己沒有意義的人生如何掙扎,就像在一般人從人生無意義,到想要去死,是有很寬廣的不同現象。我試著來說明其中可能的共同點,但是現象上這麼大的不同,就意味著它們是不同的,不可能只知道共同點就會改善。最後也回到Winnicott的文章,《對崩潰的恐懼》的前兩句,說明他的經驗的起點。

 

第四集,談論文章的第一段,說明前先再細論從以前的經驗來看目前的症狀,這要謹慎,最好不要把這當成是直接的因果關係,而忽略了人的一生是彎彎曲曲的心理過程。因此如果說得太直接,說以前如何,所以現在如何,這不一定錯,但是太簡化了,對於臨床症狀的改善是有限的。另也依著文中所說的,對於「環境因子」的著重,來說明我們是從內在心裡出發,談論環境何以如目前再回來影響人的心理。

 

第五集,繼續談論在生命過程裡,早年的經驗是如何可以被查察,文中提到「同理」,這不只是一般說的同理心,而是假設人要了解另一個人,是需要這種能力,也可以說是要有能力去體會另一個人的困難,但是用「體會」和用「同理」,有可能大家的想法會不同。另外,也談論「防衛」的意思,這是一種必要的存在,就像人有皮膚來防衛保護自己,雖然一般來說,大家都不喜歡覺得自己有防衛的存在。

 

第六集,從文章裡談論的,何以那些早年受苦經驗,例如「對於崩潰的恐懼」要在治療進行了一陣子有所進展後,那些早年經驗才會浮現?除了談論「自我的防衛」裡的「自我」是什麼外,也談論了「現實原則」和「享樂原則」的差別。現實原則如同假設,光明來了,黑暗就不見了。但是享樂原則不是這樣,而是光來了,如同眼睛閉得更緊,那種暗變得更暗,更難以被察覺。因此這是一個緩慢過程,不是以快一點的催促,就可以讓那些經驗出現得更早。

 

第七集,延續上集談論症狀浮現這段的第一句裡,所談到的「移情」的概念。由於早年經驗被防衛的很好,使得這些經驗不是馬上出現在診療室裡,而是直到後來,甚至治療有了一些進展後才會浮現。他所說的那種「深層的恐懼」,「對於崩潰恐懼」,而它的出現何以會變成治療過程的主宰因子呢?這是說明的重點。

 

第八集,談論發展過程裡,由於對於受苦的難以忍受,而有著層層的防衛,有些是相當「有組織式的防衛」,但有可能在臨床上,是先以「依賴」的樣子來呈現。我說明依賴這件事的複雜性,並不是如一般所想像,只要不依賴就好了。這是涉及了生命很早年的自己,如何在孤獨裡活下去的故事,加上人就是靠著依賴而長大的,只是做為 人的自戀,加上後來文明的要求靠自己,而容易讓我們忽略依賴的必然性,以及對它潛在的恐懼。

 

第九集,說明症狀的浮現這段的最後一句話,討論「彼時彼地」的故事記憶,和「此時此地」的意義。在文中是提到早年的經驗,在這時候以「在地化的恐懼」出現,而其中呈現的是「依賴」,也隨著治療的進展,患者的某些依賴更加明顯,甚至變成治療過程最主要的現象。說明精神分析對於此時此地的著重,以及何以彼時彼地的記憶有它的侷限,但唯有在此時此地,當刻的呈現,才讓我們有機會再深究當年的可能性。

 

第十集,以上集提到最近台灣的新聞,有網紅去淨山,把一些重要的古物當垃圾清掉的事,來進一步談論我們的治療過程,也有如同在古物的一個碎片開始工作的意涵,說明我們在說早年的故事時,可能會經過類似的選擇,覺得那些不重要如垃圾般。但是如果用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那就是寶物般值得探究的材料,對於精神分析有興趣者,這是很重要的基本想法。

 

第十一集,談論文章裡「崩潰」的意義,第二段裡提及崩潰是源於「防衛組織」的失敗,我說明心理上何以需要防衛以及防衛組織的意涵,這是如同皮膚題不可避免的存在,只是對於心理機制來說,當年有效的防衛,經過時間後,可能功能不再而帶來問題,而讓我們有機會去了解,當初有這些心理的機制在運作著,讓人可以活下來的心理證據。雖那可能被當做是失敗之物,或是碎片而不被注意,我也說了何謂「無法想像」或「不敢想像」的經驗的影響。

 

第十二集,談論崩潰的意義的第二段,前半裡說明「精神官能症」和「閹割焦慮」是什麼?以及「精神病性」的意義。這涉及的是和「現實感」的關係,也涉及在技術是屬於「矛盾」,或者「匱乏」的不同。我說有「精神官能症」和「精神病」在現實感上的差異,以及在本文章裡是意圖將心理學的視野,帶進更原始的精神病性的領域,不再只是「閹割焦慮」,而是在那焦慮背後還有著更深層的失去和崩解的恐懼,有著文章裡提出的,以自己為單位的自覺,或是否崩解所引發的不同現象。

 

第十三集,說明文中「崩解」的意義,第二段後半句,關於「自我」和「自我防衛」的說明。我舉例說明了精神官能症層次的「潛抑」、「壓抑」或「合理化」等。另也說明了被歸類在精神病式防衛的「分裂」和「否認」的機會,防衛是人發展的必然,如同有個國防部的需要。一如文中所說「自我的防衛組織」,但是自我裡除了防衛的招式外,其中有那些兵將倒是比較少被如此細論,這是一個方向。最後提及下一集要談的「投射認同」的防衛。

 

第十四集,延續上集說明「自我」和「自我防衛」,在精神分析史裡曾有的爭論。例如自我心理學的發展,而引發了自體心理學的出現,後者是幾乎不使用前者的重要術語。以及在英國曾有的論戰裡,克萊因和安娜的論爭後,似乎自我和自我防衛也就相對少被強調。但是我們發現,在這些重要者的文獻裡,幾乎都是需要以自我和自我防衛來說明,他們想要呈現的內在心理世界。後來也說明了克萊因的「投射認同」這個重要的心理防衛機制,以及潛在裡相互控制、相互影響的心理。

 

第十五集,談論「早年的情緒發展」的第一段,說明何以強調「促進的環境」的意涵。這是溫尼科特很重要的概念,雖然相對於只著重內在世界者來說,談論環境會被質疑,是否是精神分析的正統?不過佛洛伊德也說,自我不是主人,超我、原我和外在環境都是主人,如果我們不多探索環境因子的心理意義,等於是不了解這位重要的主人。

 

第十六集,談論早年的情緒發展第二段裡,談論「絕對依整」、「相對依賴」到「獨立」的課題。不是那麼容易區分,而是一個綜合的情況說明「依賴的必然性」。因此在治療過程,不是以因為依賴,所以斷然切離關係就會是獨立,這不是臨床實情。真正的是如何有個好好的依賴,在這過程裡再有「獨立的能力」,我說明這些是不同於一般主張的,獨立和依賴之間的關係。

 

第十七集,談論「早年的情緒發展」裡,那段關於holding, handling, object-presenting這三項,它們是否是重要的治療工具或治療態度?相對於原本以「詮釋」為重點,在臨床經驗裡,尤其是處理困難個案時,很難不會需要其它的技藝,也說明何以三個都是「現在進行式」的「此時此地」的理由。在這集裡,我只針對其中的holding加以說明。

 

第十八集,接續上一集所談的早年的情緒發展裡,那段關於holding, handling, object-presenting這三項的後兩項說明。也再次說明何以都是以現在進行式來表示,意味著不是只是靠著故事裡的過去的事來做觀察,而是以此時此地的行動做觀察,而這三個詞都是現在進行式的動詞。handling是處理嬰孩的尿屎之類的,到了成人的處理,自然就意味不再只是身體接觸式的了。至於object-presenting(客體的臨在),是指著例如是否人在心不在這類的臨場存在的影響。

 

第十九集,說明早期的情緒發展這段的另一句,關於「整合」(ntegrating)、「身心安頓」(indwelling or psychosomatic collusion)與「客體關聯」(object-relating)的主題。這是指嬰孩內心裡感受的發展,也是以現在進行式的動詞表示持續進行中的現象。在這集裡我只說明「整合」這詞的多重意義,不是把所有東西都整在一起就是了,而是被整合的不同部分會各有失落,這是會洐生出來的課題,如何影響著當事者呢?如同一家人分家後,各自發展了,要再整合的難題是類似的,但對嬰孩發展來說是重要的,不然人很難有「連續感」。

 

第二十集,說明上一集的「整合」概念外,另一個「身心安頓」概念的重要性。因為實情上,身心症的確存在,我稍說明這個症狀的意義,也以溫尼科特的另一篇談論mind, psyche, soma的文章,稍介紹這裡所說的身心安頓何以不是容易的事。一如心身無法安居後,就難以往外拓展的樂業,這是假設mind一直是戰士,抵抗內外在的攻擊,且誘惑了psyche離開了soma,讓soma孤獨長大的故事。

 

第二十一 集,說明上一集裡未說明的第三項因子「客體關聯」。我說明佛洛伊德以降以「本能論」、「性本能」、「死亡本能」做基礎,「客體」只是做為本能滿足的對 象。但是「客體關係理論」把人要有「客體聯結」當做是本能般的需求。這裡所說的客體聯結是指內在心理世界,後來到更成熟而能夠「運用客體」(object-usage),後者是另一 個層次的事了。但需要內在心理世界裡,有個客體關聯的能力被培養和壯大出來,這是指這裡所說的「客體關聯的能力」。

 

第二十二集,談論「絕對依賴」這段的內容。我主要是說明其中所提到的母親做為「輔助的自我功能」的意義,涉及什麼是「自我功能」?它可以是很大的可能,角色從當防衛的,如同國防部長,或者主管很多和他人之事的生活事,如同內政部長,這些是比喻,而在精神分析史在技術方面裡,對於自我功能的評估是重要的,涉及是否接這些個案來分析或治療?

 

第二十三集,談論另一段落「原始的苦痛」(primitive agonies)。他舉了五個例子來說明,「原始的苦痛」是什麼?這兩項我會再一一說明,而這集我主要說明其中所談及的,某種苦後何以有另一防衛出現,而那防衛仍是某種苦,也就是這涉及「享樂原則」的運作,以及這些原始的苦也可以說是自戀、全能自大的失落,進而憂鬱的現象。這也是何以他在文章裡特別標示,他談的內容裡「焦慮」不再是重要的位置。下一集要一一談論他所列出的五種原初的苦。

 

第二十四集,說明溫尼科特在原始的苦這段裡提出的五種現象裡的前兩種。一是,從回到「未整合」(unintegrated)的狀態的意義,以及何以是用「去整合」(disintegration)來做為防衛呢?我從「享樂原則」的角度來說,在現象上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破碎感。至於第二點是「一直往下滑的感覺」(Falling for ever),這也是憂鬱現象常有的,所以需要支持,我再次以小說《麥田捕手》的內容來說明,捕到那些失落的人如何亂闖,可能墜下懸崖,需要捕手來撐住。

 

第二十五集,說明原始的苦的第三和第四項現象。三是,指心身無法安頓,四是指真實感的失去(Loss of sense of real)。我再次說明心身無法安頓而帶來的苦,何以他會表示人是以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來防衛呢?原則都是後者相對少受苦,也說明去人格化的意義。至於真實感的失去,何以是使用「原初自戀」來防衛?我提到這仍是個不易理解的課題。

 

第二十六集,說明原始的苦的第五項和「失去客體連結的能力」(Loss of capacity to relate to objects)後,以「自閉」做防衛的意思。我說明「客體關係」和「人際關係」的差別,因這裡所說的客體關係,是很原始是和「部分客體」關聯的能力。這是客體關係理論很重要的論點,是生命很早年的生命經驗。最後稍加說明另一段關於「以精神病做為心理防衛」,我說明精神分析在精神醫學裡的興衷做說明,要大家了解當代對於精神病的不同觀點。下一集再詳說。

 

第二十七集,說明何以在當年會說明「精神病是一種防衛」,而不是「崩潰」?他說是要防衛那些更受苦的原初的苦,但是人在那麼小時,能做的防衛自然是不符後來的現實,我說明「精神病」在精神醫療裡的概念變化,讓大家了解那不等於「精神分裂病」(思覺失調症)的意思,而是如比昂(Bion)所說的,在一般人格裡都會有的精神病和非精神病的部分的結合。

 

第二十八集,說明標題「主要主題的陳述」的第一段。何以目前臨床「對於崩潰的恐懼」,其實是在生命早年就被經驗過的恐懼了,這是什麼意思?另我也補充說明他說的臨床的意思。如果你以目前來說,臨床上來找治療者時,可能會有那些症狀做為主訴,而對他來說這些主訴的症狀,只是為了保護生命早年出現的原始的苦痛和失落。

 

第二十九集,說明標題「主要主題的陳述」的第二段。說明為什麼在心理治療的過程,無法用趕路的方式來處理的原因,是因為人很複雜,每個人都不同,就算是有知識有經驗,也不表示我們就真的完全認識眼前這位患者。因此如何面對這種「不知道」(not knowing),就變成很重要的事了。也說明關於深度心理學的源頭,可能比喻上像是千山萬水的源頭,要回頭去了解那裡有什麼,並不是趕路就有用了,因為一路上也是屈拆不平,也有其它的風景。

 

第三十集,談論「主要主題的陳述」第三段的前兩句。以目前的臨床經驗,來補充文字裡說明「崩解的經驗」在日常生活裡,有可能有些是很久遠就存在的,如心理的疤痕不被自覺,但它們早就在那裡了,才有後來對於它出現的恐懼,而這些恐懼可能散落在生活裡很多事項的感受裡。也說明「潛意識」和「無意識」概念的不同,可能引發的後續發展。最後稍說明催眠術時代,對於「被潛抑的記憶」的想法,下一集會再深入說明。

 

第三十一集,談論佛洛伊德的「第一地層學」的概念,以及它們是來自催眠術時代的影響,說明催眠式的「宣洩」和「暗示」,如何影響佛洛伊德的第一地層學的概念,主張「被潛抑的記憶」,如果被記起來完成記憶的拼圖,然後症狀就會改善。但這不是實情,所以才會有「原我」、「自我」、和「超我」概念被假設用來說明「阻抗」的現象。也說明不同定義裡的神經生理學因素,例如對於「本能」是什麼的想法。

 

第三十二集,接下來說明和榮格(Carl Jung)的差異。我先說明對於榮格學派的了解有限,但覺得不必再如一百年前,重複他和佛洛伊德的絕裂關係,雖然是早就很多的不同。我也說明溫尼科特可能和他同時代的榮格學派者是朋友,因此有他對於榮格論點的基礎,在榮格過世後,溫尼科特發表的文章談論榮格,倒是覺得榮格自身的一些精神病式的經驗,是我們了解那些經驗的重要參考,因為這也是溫尼科特嘗試在描繪的領域。

 

第三十三集,自我(ego)的能力如果不成熟,而無法把「原初自戀」和自大的經驗,都收集在一起的話所引起的問題。但是如果只依據他說明的,和佛洛伊德與榮格對於潛意識的不同定義,到底和「自我功能」的不足有什麼關係?是不易只從文字的內容來了解。我也說明在了解上可能的侷限。但在說明另一段關於,「何以忘不掉過去」的原因,卻部分了解了他的意思。下一集進一步說明。

 

第三十四集,說明他何以表示,自我要有能力「將過去的經驗變成現在式」,以及要讓自己有「全能的控制力」,達成這兩項要件,才有可能讓過去的事真的變成過去。我只先說明了第一個,關於時間上的過去式,何以無法變成過去式的可能原因。我也以心理創傷如果缺乏「就算天塌下來,也有比他高的人可以撐住」的經驗,仍會是困難「將過去的經驗變成現在式」。這是說明崩潰恐懼的有趣比喻,但因為會破壞眼前的幫忙者,使得一直無法在心理上,有比他高的人來撐住,可能天會塌下來的恐怖經驗,而難以變成現在式。

 

第三十五集,繼續以天塌下來,有高的人撐住的意象,來談時間在診療裡的經驗,以及何以要有「全能自大的經驗」呢?細談這經驗的形成前的可能情況,也說明「移情」和「反移情」下的互動,如何在有信任後,讓更早年的經驗得以浮現?但那是很受苦、無力感的狀態,也會影響著治療者的狀態,好像陷進那種感受裡而覺得難以幫 上忙。這些因素會影響著患者進 一步經驗這些痛苦,其中所涉及的信任和不信任的關係的想像。

 

第三十六集,以溫尼科特的另一篇文章,談論無家可歸的小孩,在後送處理過程的「症狀」的意義。以這種現象來說明,患者在目前所呈現出來的問題,我們可以有那些想法。再以臨床的一些情況來補充說明,如何讓患者可以有機會,在這種極度無力下,不是太早的離棄,而能夠經驗到早年那些崩潰和錯亂,這是不容易的,雖然治療者從不是過度相信自己一定能幫上忙,到過早的覺得無力,這中間也是很大的挑戰。

 

第三十六集,說明何以文章說要讓患者經驗,此刻有著「全能控制感」,這是很重要的經驗,雖然不可能是完全如同嬰孩期了,但是如何不是過早要個案面對現實,而對於個案在此刻重新經驗當年的受苦經驗時,治療者如何讓自己可以有著「輔助的自我功能」,如同是讓個案覺得,天塌下來,有人可以頂著的經驗,這是很重要的。而且此刻的全能自大說是退化,但畢竟是在長期過程裡,漸有信任感下的重新經驗,和當年也是不全同了,因此如何不是過度要患者在此刻面對現實,對治療者是個挑戰。

 

第三十七集,說明文章裡何以表示,除了讓以前的經驗有機會呈現在眼前,被重新經驗外,還特別強調此刻也要讓患者有著自大全能的控制感,才能讓當年的經驗在分析治療的過程,得以逐漸有了新的出路。但這前提是需要有個可靠的人在旁,充當他的自我的輔助者,我的比喻就好像是,要有這種天塌下來,有人會頂住的感覺。

 

第三十八集,延續上集對於何以在分析治療過程,是需要讓患者有全能自大感。我表示這是指,在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兩人間的交戰或相互調適後,個案心中對治療者有了信任感後,治療者可以充當有效的自我的輔助者的感受,才可能浮現那些早年的原始的苦,也就是在有人可以頂住天後,他才能在底下安居樂業般的,再經驗和思索那些當年受苦的意義。

 

第三十九集,談論主要主題裡最後一段的前半部內容。患者當年的創傷是如何透過「移情」來呈現,是以「此時此地」對於治療師患了什麼差錯而引發的情緒,做為展現的方式。這是重要的經驗當年的方式,這不是只就以往的故事來說出想法,更重要的是經驗這些當初的苦,太難承受了,以致此刻仍是以對眼前治療者的情緒出發,而不是直接回到當初的經驗。

 

第四十集,第一季最後一集。我再度整體上描繪,人生最早年的經驗,是可能如何透過「移情」而展現在眼前,以及我們如何在這些想法裡,想像這些經驗如何影響著我們。我說明由於是要描繪很早年的經驗,因此是需要如同當初有個母親般的角色者的存在,才有機會經驗這些。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可以透過想像力,去經驗這些早年如荒原般的情景,人是如何開展自己,讓自己存在,直到如今。歡迎大家收聽。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