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介紹 / 未來目標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

Taiwan Society of Case Management for Psychotherapy

2022.12.04周日1330-1700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薩所羅蘭講堂)

 

心理治療個案管理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所說的「心理治療」,包括目前臨床上可見的任何心理治療。

(1)「個案管理」的概念可能很寬廣,不過我們要發展的是,以「診療室內心理治療」為核心時,面對困難個案難以運用心理治療的協助,而需要有人在診療室外的協助,個案才能慢慢運用診療室內心理治療,我們把這叫做「心理治療個案管理」,這是我們要發展的。

(2)以將「診療室外的個案管理」的經驗,發展成一門叫做「心理治療個案管理」有著自己特色的專業內容為方向,而不是只是「診療室內心理治療」的附屬。

(3)我們將採取階段性的發展。先以系統化地收集不同工作情境,例如,精神科醫院、學校諮商中心、監所、社區或基層醫療單位等,在診療室外所遭遇的不同問題,而使個案未能好好運用,被提供的心理治療和諮商?我們然後設計和發展出,嚴謹且符合實質問題的不同系列教學和訓練方案,再邀請相關專家,提供給相關者學習進修。藉由診療室外的個案管理的工作,來增強個案能夠運用心理治療和諮商的能力。

(4)這不是精神分析可以完全涵蓋,勢必需要其它取向者的經驗,也不是我們的成員都會做,因此後續方案預計是,需要邀請其他專家們來一起協助。

(5)心理治療在台灣是興盛發展中,但面對困難個案時,如何讓個案可以有效運用診療室裡心理治療的協助,仍是臨床常見的難題。以心理治療為核心的個案管理,其實該是一門獨立的學術和實作專業。目前大致是以「診療室裡的心理治療」的經驗,做延伸來想像「診療室外的個案管理」,本學會要將「診療室外的個案管理」相關的個案管理工作,系統化發展成有台灣在地特色的專業。

 

未來的方向:Team Work in Psychotherapy

1.如果「心理治療個案管理」,有著以在不同機構裡,能夠有Team Work in Psychotherapy的概念和做為,意味著不再是目前的,只是配合行政來做心理工作。而是有些地方,也希望是未來能夠,行政以他們的方式來配合心理工作。那麼現在面臨的難題,是有個人和個別機構的因子,但如果是針對個人,可能陷於權力的競爭和衝突,因此我想到以比昂(Bion)晚年提到的,以團體(group, team)來看待個人的心理治療,我嘗試以比昂的說法,可以形成「work group」並進入可以討論並做事前,團體會經歷必然的basic assumption group的概念。

2.讓我們先跳開來某些在人和人之間的難題,先試著從群體(機構/團體/團隊/系統)的角度來想像。我以這來推想,要把Team Work in Psychotherapy變成可以是,機構系統裡的核心概念之一時,會經歷那些如比昂所說的,那三種「基本假設」的人性,所帶來的破壞力?而那些破壞力如何影響著,在機構系統下工作要讓心理學變成核心之一的過程,可能會遭遇的難題?

3.我只是先從這些「基本假設團體」的經驗,來看Team Work的難題和過程,而這些概念和經驗做骨架,當然需要大家從不同的工作經驗,來填充這些概念的真正內涵。

4.如果以希望諮商或心理治療,可以在不同機構是重要的核心工作之一,也就是我們先以一個機構是「多核心」的工作,但是目前心理學的工作,大致仍還離是機構工作的核心之一是有些距離,關於這些距離,不同機構有它的特色待發現,和務實地探索可行的方向,來一步一步做起來。

5.這是一年多來的討論,和昨晚在矯正心理治療小組討論,心理師的工作在制度面,所承受的誤解和不確定感時,我衍生出來的想法。不同機制和制度下,會有不同的難題的樣貌,但如是否有什麼論點,是可以做為一致存在的課題?可以讓機制能夠有一塊屬於心理治療或諮商,我們可以工作的場所和概念?也就是可以讓我們以Team Work in Psychotherapy,可以反過來是核心,而有行政系統的支援?而不是只是行政系統的配合者,而是能夠相互支援的team work?

6.我想到可以援引比昂,對於一群人要變成可以合作,可以討論,並做成事情的團體,叫做work group(工作團體)。但是都會經歷過一些,他稱為basic assumption group(基本假設團體)的因子,才能逐漸走向work group。

7.這些論點是比昂在團體的實務工作所獲得經驗,他是以克萊因的理論裡的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做基底,來描繪那些「基本假設」。他的定義是任何人在和他人合作的過程裡,都會經歷過一些基本的人性,尤其是那些深層的妄想類分裂的經驗,所衍生出來的態度和行動。比昂歸納有三種基本人性,個人要和他人合作時,會出現成為潛在的破壞因子。

8.三項「基本假設團體」的因子是,依賴、配對和打帶跑,都是潛意識運作,因此無法從外顯的現象,就確定是那種機制在運作?不過它們的共通特點是,潛在地破壞團體使得無法可以合作的方向,由於外顯行為上可能和內在是相反的,因此如果要對某個人這麼指出來時要很謹慎。因此在處理時,通常也不是針對某個人,而是假設整個群體的每個人都有那同時在運作,才會讓那因子在群體裡的某人身上發動出來。

9.這是很重要的group-as-a-whole(群體做為一個整體)的概念,也是接近目前大家熟知的「系統工作」的意思,或者如何和我們倡議的Team Work in Psychotherapy裡,Team Work的概念來接合?這並不是說就不再有個別性,而是在團體中就注意,人在團體中所可能存在的深層因子的影響,而這種群性可能不只是來自人本身,而是來自更長遠的某些如動物的群性般的反應。

10.這種群性是原始的,潛在運作的,因此不容易很快就發現,並以言語來表達清楚。這也會反映在,我們和其它單位的人要合作時所產生的困難,有時何以很困難說清楚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是假設著,人在面對未知和不確定時,所必然會出現的難以言說,卻有著行動變成妨礙的原因。但是由於是潛意識的運作,因此當事者對於自己的做法,可能都有著事前或事後主張的原因,但那不必然是全部的實情。

11.但也因是如此深層的人性反應,就不是簡單地以為說清楚就好了。不然會很挫折,但這並非就表示不用溝通嘗試說清楚,而是提醒著要說清楚的困難,因而需要更多的耐心。也就是要有層次感,而不是過於簡化地過早,且過度地歸因於某一個單獨原因。

12.就臨床來說,這些基本假設因子出現時,是否就是語言直指那些現象呢?也不必然,如果群體還在發展中,太快指出來,反而是帶來更多的不安和不滿。這是需要時間去經歷過的,因此如何地不在情況下,可以如同溫尼科特說的,群體領導者可以能夠在這些破壞下仍能殘存,後來才有辦法再思索,曾發生過的經驗裡,有那些多重意義需要強調?多重意義才比較不會變成,以為是全知者,因為實情是,就算有這些說法和認識了,但在現場仍是不易很快判斷,是那些因子在影響?或者說這些破壞因子是一直在運作,只是無法如克萊因原本的技藝,很快詮釋個案的潛在破壞力。

13.因此如何處理,就會值得大家來經驗了。我相信在不同的機構,不論是學校、監獄或醫院,都有著不同的細節在其中,也許這就是我們以後可以依著自身的經驗來補充的所在。

14.我以這些來說明,在制度下的個人,尤其是在同單位但屬於不同系統下的人員,對於心理學這種他們不知是什麼,不知是否會帶來後續問題時的人性反應,我們處理時,除了個人因子的注意,也考慮有著群體裡每個人都會有的人性反應。這樣子觀察和後續處理,也許在遭遇難題時,不是一下子就歸因於某個當事人,而是另再想像其它的反應,可能來自於對於,心理學的不確定和未知所引發的深層焦慮?以及後續的那三種基本假設的反應。

15.在這種發展的過程,我因此假設不同部門之間的難以合作時,愈困難時也許愈需要想像的是,心理學實在是個令人恐懼的東西,不知道它的存在到底會替原本的機制,帶來什麼不可知的後果?偏偏這就是我們得出發的所在,我們如何能夠愈細緻的觀察這些,也許我們就同時在累積「心理治療個案管理」或者「Team Work in Psychotherapy」,以後成為制度裡被接受的重要核心之一時,多核心的其它的核心成員,如何成為心理學的助力?(蔡榮裕2024.01.12)

 

 

心理治療個案管理探索小組

(一)「監獄」、「學校」、「醫院」和「psyche-soma與人格」四個大主題,每個主題有十五堂課而四個主題分成兩年的春秋季班上場。

(二)另兩年制的有「A危機下的認知心理治療」和「B危機下的支持性心理治療」,將會聚合在一起成為”A+B”,一組兩年的系列課程。

 

A.監獄[矯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探索小組]:彭瑋寧心理師(矯正署矯正醫療組技正) / 林聖恆心理師(基隆看守所) / 陳冠竹心理師(法務部敦品中學) / 王慈襄心理師(臺北看守所) / 黃逸翔戒護科員(臺南看守所) / 蔡榮裕醫師

B.[大專院校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工作小組]:葉安和主任 / 楊大和心理師 / 蔡榮裕醫師

C.[醫院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工作小組]:唐守志醫師 / 林盈萍專科護理師 / 黃守宏醫師

D.「psyche-soma與人格」:沈眉君醫師 / 蔡榮裕醫師

E.「危機下的認知心理治療」工作小組:陳秀蓉教授 / 陳冠宇醫師

F.「危機下的支持性心理治療」工作小組:王盈彬醫師 / 許瑞琳醫師

G.[中小學心療個管探索小組] :李芸汎(基隆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 黃湘怡(連江縣教育處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駐校東引諮商心理師) / 蘇湘涵(新竹輔導諮商中心高中端心理師) / 鄭涵芸(新北海山國中專輔老師) / 李俊賢(新北青山國中小,國小專輔教師) / 蔡榮裕醫師

H.[一期一會動力人際治療]發展小組:白芮瑜心理師 / 彭明雅心理師 / 張博健心理師 / 蔡榮裕醫師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