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治療沙龍工作坊

(最近的活動文案排在愈前面)

2.2024.05.26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分析治療沙龍》(II)夢的追憶與逝水年華:以夢嘗試做鑑別診斷工具的臨床省思

1.2024.04.07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分析治療沙龍》(I)「多重人格」悲傷與創意的捉迷藏:恐佈體驗裡有心聲不孤單的活著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分析治療沙龍》(2)夢沙龍

日期:2024.05.26,周日 09:00-17:00

地點:全視訊(可以在上線後30天內回看)

主題:

夢的追憶與逝水年華:以夢嘗試做鑑別診斷工具的臨床省思

 

合辨單位: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 /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

 

主持人:蔡榮裕醫師(上午) / 許欣偉醫師(下午)

(09:00-09:10)

致詞:蔡榮裕 / 王盈彬

1.(09:10-10:40)夢運用在典型自閉症與複雜創傷類自閉特質的鑑別診斷(I)

報告人:李儒卿醫師

與談人:沈眉君醫師、張秀玲心理師、郭淑惠心理師

2.(10:40-12:10)夢運用在典型自閉症與複雜創傷類自閉特質的鑑別診斷(II)

報告人:李儒卿醫師

與談人:李芝綺心理師、楊大和心理師、呂思姍醫師

(12:10-13:10)中午休息

3.(13:10-14:40)夢的睡眠神經學演變(現代人彩色的夢變多了!?)

報告人:黃守宏醫師

與談人:王盈彬醫師、唐守志醫師、林喬祥醫師

4.(14:40-16:10)夢行經精神分析:夢真如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天能」般萬能?

報告人:蔡榮裕醫師

與談人:莊麗香心理師、陳瑞君心理師、王明智心理師

(5)(16:10-17:00)共同討論:全體參與(主持:蔡榮裕 / 許欣偉)

每主題90分鐘 / 報告者30分鐘 / 每位與談人各10分鐘 / 再討論30分鐘 / 最後五十分鐘綜合討論

 

說明:

(1)我們對於夢的運用,不再侷限於古典的論述。夢是要讓人更自由思考和探索的起點,雖然它也自己設下很多路障,讓我們難以了解它。

(2)如果我們在個案說故事時,想像並在他的故事前,添加上「我有一個夢....」,那麼我們對於個案故事的想像空間就大不同了,這是什麼意思呢?何以有著此種如比昂說的,魔法箱般想像力可能來臨?如果這是臨床上重要且實用的技藝,我們如何想像呢?

(3)我們會提供具體實用的方法,做為大家工作的起點。我們也會提供想像,做為你在實作過程遇到難題時的想像空間,這樣才會進而讓這項技藝,變成屬於你自己未來的工具,而且是可以日積累積經驗的所在。

 

前言:

  前兩場李儒卿的報告,是以她工作二十多年來,運用在兒童青少年心理工作的過程裡,李醫師運用夢做為媒介,來幫助她做評估和治療的過程。尤其是和自閉患者的心理工作。這有兩種意義,一是對於夢的運用經驗的累積,二是李醫師將夢的述說,如同溫尼科特的squiggle的塗鴨遊戲般的方法,將夢巧妙地做為患者和治療者的溝通媒介。

  李醫師的做法是很有意義的創意,可以讓這心理工作和精神分析保持著很實用,而且是有想像空間的方式。和無法一下就談心事的兒童青少年,有個因為是談夢的緩衝空間,而建立起關係的過程。很值得期待,聽李醫師將她二十多年的相關經驗做個簡要的整理。

  第三堂,夢的睡眠神經學演變,是在現有的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潛意識的論點裡,再來回到佛洛伊德當初,是從神經科學家的身份出發,我們想讓大家知道,除了現有常聽到的夢的解析裡潛意識的主張外,夢在睡眠神經學方面相關的知識,也是值得納進來做為我們思索的參考,畢竟除了大家耳熟詳的,從文學和藝術等借用故事,進來精神分析領域,讓神經科學和睡眠醫學的知識,也進來夢的領域,看看會有什麼樣的火花可以產生,做為參考和聯想的知識。黃守宏醫師曾在台北醫學大學的精神醫學和睡眠中心的主治醫師,相信可以提供不少有趣的想法。

  第四堂,夢的運用和思考,在百年前佛洛伊德發展出成形的精神分析前,他就以夢做為出發。精神分析對於夢的論點,也依著不同國度、不同文化、不同學派和不同個人,有著比大家想得到的差異才要大的差異。蔡榮裕醫師會從夢裡的「時間」的主題出發,並和電影《天能》裡的扭轉未來,有些對話來想想,如果夢有它自己的主體性,那麼夢會有多大的能耐呢?也許就是我們一起來夢想,到底夢可以有著多少潛在的可能性,來呼應前述李儒卿的運用方式。

  至於不同的與談人,也都會從自己對於夢的論點,提供想法和報告者對話,或者也有可能是前後呼應式的,和其他報告主題相對話。我們就是要藉這個方式,讓聽眾可以了解,夢的論點是如何的眾聲喧嘩,就會顯現在我們的主要四堂報告,當然也會埋伏在所有與談人的論點裡。

 

報名入口https://forms.gle/2DUGahUXjf2Zoe348

 

報名說明:

1.本表單完成報名後,即為確認報名本場次講座,歡迎當天線上參與。

2.由於[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剛成立不久,目前尚未弄好銀行帳戶,因此這場活動請各位參與者(只要當天上線進入本活動就算數了),我們會在處理好影片後寄連結給有當天上線者。另,如果當天無法上線,但想事後期限內也可以收看者,請在下方報名時,圈選這項,我們也會寄回看連結給您。這些都在學會銀行新帳號處理好後,我們會補寄繳費方式給您,屆時您再繳費即可。

3.相關匯款帳戶會在處理好帳戶後,再以學會email(tpaps2024@gmail.com)通知各位繳款並回覆我們。

 

活動參與說明

1.視訊參與,我們會在前一天或之前,以email寄入口連結給報名者。

2.本次活動限精神醫療、心理、護理、精神復健和社工等,相關工作者或相關科系學生參與,也歡迎大專校院或國中小學之教育體系的相關輔導人員參與。

3.另,本次活動並沒有相關的繼續教育積分的申請。

4.請參與者務必先自行熟悉Cisco Webex視訊會議軟體,由於工作人員有限,屆時難以一對一的電話協助上線。


 

費用

(以下項目或者您的身份有重疊,請只選所列其中一項身份來報名。)

1.早鳥一律優惠價1000元,請於2024.05.20日下午五點前,完成報名。

2.報名並有參加或事後回看《多重人格沙龍》者,早鳥價一律800元。

3.報名並繳費完成,參與[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十五堂,[以學校心理工作為核心的心理治療個案管理]者,不論是否有參加《多重人格沙龍》者,一律優惠價600元。

4.報名並確定會繳費參加[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四年制理論課程》完整第一學年者,一律優惠價600元。

5.一般:2000元(2024.05.20日下午五點後)

6.合辦單位: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兼職、全職、臨床學員和治療師學員,免費參加)

7.合辦單位: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會員(免費參加)

註:參加本學會第二場沙龍活動《夢沙龍》後,再參加本學會第三場沙龍活動時,將另有優惠。

 

1.本表單完成報名後,即為確認報名本場次講座,歡迎當天現場或線上參與。

2.由於[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剛成立不久,目前尚未弄好銀行帳戶,因此這場活動請各位參與者(只要當天上線進入本活動就算數了),在課程結束後再繳交報名費。

3.相關匯款帳戶會在處理好帳戶後,再以email通知各位繳款並回覆我們。


 

講員與主持人介紹(依報告和與談順序)

 

李儒卿

北醫精神科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臨床講師

曾松德院區講授兒童精神醫學及主持自閉症工作坊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暨決策創意團隊委員

 

沈眉君

嘉齡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

前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醫師 

前部立桃園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

英國Tavistock Centre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碩士 

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張秀玲

臨床心理師

英國塔維斯托克中心精神分析觀察研究碩士

恆友精神科診所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會員 

 

郭淑惠

諮商心理師

新竹《心璞藝術》心理諮商所所長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候補理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專業會員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師

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博士

 

李芝綺

臨床心理師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候補理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深藏心理治療所所長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楊大和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健康心理中心/教育所專任助理教授

曾任松德院區資深臨床心理師、訓練師與督導

英國Tavistock Clinic,Portman Clinic, Tavistock Centre for Couple Relationships精神分析治療訓練

 

呂思姍

精神科醫師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東吳社會所碩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會員

悠然心理治療工作室


 

黃守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

前臺北醫學大學學生事務處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秘書長暨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台北春秋季班講師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督導

美國匹茲堡大學精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王盈彬

精神科專科醫師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臺灣精神醫學會會員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副理事長暨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常務監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台南》心理治療入門課程召集人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

王盈彬精神科診所暨精神分析工作室主持人


 

唐守志

臺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秘書長

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督導醫師

松德院區精神官能症病房督導醫師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善意溝通修復學會會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廌心理治療師

 

林喬祥

精神科專科醫師

花蓮慈濟醫院心理治療與諮商中心主任

花蓮慈濟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監事兼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乙皮畫廊合夥人

曾任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曾任Eli Lilly and Company台灣-香港-澳門醫藥學術處處長

曾任PAREXEL International全球中樞神經系統領域資深醫學總監


 

蔡榮裕

精神科專科醫師

薩所羅蘭分析顧問

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資深督導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長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

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分析次專科學術委員會召售人

台灣精神醫學會學術暨節目委員會學術節目小組委員

 

莊麗香

諮商心理師

《昕》心理諮商所所長

《鉅微管理顧問公司》特約心理顧問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候補監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陳瑞君

諮商心理師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候補理事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臺灣醫療人類學學會會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台北》心理治療入門課程召集人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督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所博士班研究生


 

王明智

諮商心理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小隱》心理諮商所所長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兼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創會會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影音小組成員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督導

 

許欣偉

精神科專科醫師

向陽 / 晴天身心診所醫師

英國塔維斯托克中心精神分析研究碩士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兼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

(1)A. Ferro & L.Nicoli, The New Analyst’s Guide to the Galaxy--Question about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2017, Routledge.

第三章:Beginning

第七章:The Analytic Field

第九章:Dreamimg

(2)Winnicott, Dreaming, Fatansying, and Living, in chap. 2, p.26-37, Playing and Reality(可參考中譯《遊戲與現實》,心靈工坊。)

(3)Rudi Vermote, Reading Bion, Dream thought, p.82-84, Routledge.

(4)Bion, Cogitation, Karnac Books.

“dreaming”

events of session, 39, 41, 98

necessary in 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rocess of discovery, 215

(see selection of harmonizing fact)

with precautions, 40 proper

attempt at visual and flatus-like evacuation, 49

in waking life, 38

'dreaming the environment, 46 

(5) R. Edmond Jones著,戲劇性的想像力,王世信譯,原點出版社。

第六章:光與影

第七章:新的企望

第八章:幕落之後


 

李儒卿參考資料:

1 Cambridge textbook of Neuroscience for Psychiatry, Cambridge Press 2024

2. The Thinking Heart Anne Alveraze 2012

3. Bion’s Dream, Meg Harris William 2010

4.  The Innocence of Dreams Charles Rycroft 1979

5 中外文學 484期王文興紀念專號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分析治療沙龍》(I)

「多重人格」悲傷與創意的捉迷藏:恐佈體驗裡有心聲不孤單的活著

日期:2024.04.07, 09:00-17:00

地點:採取全視訊的方式 Cisco Webex(補課回看機制到2024.05.05日23:00前)

致詞:蔡榮裕 / 王盈彬

(1)(09:10-10:40)

報告人:王盈彬

與談人:李芝綺/陳建佑/許瑞琳

(2)(10:40-12:10)

報告人:林怡青

與談人:汪振洋/陳瑞君/莊麗香

(12:10-13:10中午休息)

(3)(13:10-14:40)

報告人:李俊毅

與談人:唐守志/陳冠宇/郭淑惠

(4)(14:40-16:10)

報告人:許欣偉

與談人:林喬祥/劉又銘/呂尚恒

(5)(16:10-17:00)

共同討論:全體參與

主持人:蔡榮裕(早上)/ 王盈彬(下午)

每主題90分鐘(報告者30分鐘 / 每位與談人各10分鐘 / 再討論30分鐘)

當天最後50分鐘綜合討論

 

前言:

  我們要讓這場討論更貼近,臨床心理工作的情境,不是只談精神分析古典論述的精神病理學觀點,而是嘗試衍生提出新的假設,尤其是它的韌力和保護因子裡的創意。讓多重人格的各個角色,在人生舞台上活起來,並被看見,以及聽見它們的心聲。

  有了診斷後,接下來的處理是什麼呢?如果同時合併有其它的焦慮、憂鬱、失眠等,想要從心理學的處理方式外,是否需要同時考量其它生物學的處理方式呢?就臨床實務來說,如果需要,考量點是什麼呢?

  我們提出一種假設,那是某個角色落單的時刻?那麼何以會在當場陷在某個角色裡呢?何以這角色被孤單地推出場,而缺乏其它角色如平時可能會有的奧援呢?

  擬出四個小子題,以及它大致的內容方向,前後呼應讓有整體感,而且不致過於重複。就算是我們會提出一些假設和聯想,但我們不主張這些說法就是最後的答案了。畢竟它的出場可能仍是「謎題」,我們甚至以把這些謎題可能是什麼,做為主要的說明方向。但也會有臨床過程的處理方式,但那些自然不是所謂標準做法,而只是我們嘗試提出具體做法和想法做參考。

  每個子題,我們有著一首Bob Dylan的歌曲,和一段苔蘚植物的生存方式,做為和臨床資料對話和聯想,來擴大我們的想像。因為我們假設,多重人格如同患難下長大的各式朋友,是否就以是「症狀」,所以要把那些自己或老友趕走?這很難成功,但我們不滿足這樣的假設,而想要把它說得更細緻些。
 

報名說明:

1.本表單完成報名後,即為確認報名本場次講座,歡迎當天線上參與。

2.由於[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剛成立不久,目前尚未弄好銀行帳戶,因此這場活動請各位參與者(只要當天上線進入本活動就算數了),我們會在處理好影片後寄連結給有當天上線者。另,如果當天無法上線,但想事後期限內也可以收看者,請在下方報名時,圈選這項,我們也會寄回看連結給您。這些都在學會銀行新帳號處理好後,我們會補寄繳費方式給您,屆時您再繳費即可。

3.相關匯款帳戶會在處理好帳戶後,再以學會email(tpaps2024@gmail.com)通知各位繳款並回覆我們。

活動參與說明:

1.視訊參與,我們會在前一天或之前,以email寄入口連結給報名者。

2.本次活動限精神醫療、心理、護理、精神復健和社工等,相關工作者或相關科系學生參與,也歡迎大專校院或國中小學之教育體系的相關輔導人員參與。

3.另,本次活動並沒有相關的繼續教育積分的申請。

4.請參與者務必先自行熟悉Cisco Webex視訊會議軟體,由於工作人員有限,屆時難以一對一的電話協助上線。

報名身份

*

由於[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剛成立不久,目前尚未弄好銀行帳戶,因此這場活動請各位參與者(只要當天上線進入本活動就算數了),我們會在處理好影片後,以email寄連結給有當天上線者。另,如果當天屆時無法上線,但想事後期限內也可以收看者,請在下方報名進行勾選,我們也會寄回看連結給您。這些都在學會銀行新帳號處理好後,我們會以email通知各位補寄繳費方式給您,屆時您再繳費並回覆我們即可。

早鳥優惠(1000元,請於2024.04.01日下午五點前完成報名)

一般報名(2000元,2024.04.01日下午五點後完成報名)

已報名並繳費完成參與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十五堂[以學校心理工作為核心的心理治療個案管理]者,優惠價600元。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兼職、全職、臨床學員和治療師學員,免費參加)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會員(免費參加)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會員(免費參加)

如果當天屆時無法上線,但想事後期限內也可以收看者,請也圈選這項,我們事後也會寄回看連結給您。(只要你圈選這項,我們事後一定會寄連結給您,因此圈選這項,就表示是屆時一定要繳費者。)

我當天無法出席,麻煩寄送回看連結給我。

 

1.視訊參與,我們會在前一天或之前,以email寄入口連結給報名者。

2.本次活動限精神醫療、心理、護理、精神復健和社工等,相關工作者或相關科系學生參與,也歡迎大專校院或國中小學之教育體系的相關輔導人員參與。

3.另,本次活動並沒有相關的繼續教育積分的申請。

4.請參與者務必先自行熟悉Cisco Webex視訊會議軟體,由於工作人員有限,屆時難以一對一的電話協助上線。

 

費用

1.慶祝本學會第一場公演,早鳥一律優惠價1000元,請於2024.04.01日下午五點前,完成報名)

2.報告並繳費完成,參與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十五堂,[以學校心理工作為核心的心理治療個案管理]者,優惠價600元。

3.一般:2000元(2024.04.01日下午五點後)

4.合辦單位: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兼職、全職、臨床學員和治療師學員,免費參加)

5.合辦單位: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會員(免費參加)

註:參加本次活動後,再參加本學會第二場活動,屆時第二場活動另有優惠。(第二場活動2024.05.26,周日 09:00-17:00(全視訊)主題:《夢的追憶與逝水年華:以夢嘗試做鑑別診斷工具的臨床省思》)

 

1.本表單完成報名後,即為確認報名本場次講座,歡迎當天現場或線上參與。

2.由於[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剛成立不久,目前尚未弄好銀行帳戶,因此這場活動請各位參與者(只要當天上線進入本活動就算數了),在課程結束後再繳交報名費。

3.相關匯款帳戶會在處理好帳戶後,再以email通知各位繳款並回覆我們。

 

講員介紹(依報告順序)

王盈彬:精神科專科醫師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 臺灣精神醫學會會員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副理事長暨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 /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常務監事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台南》心理治療入門課程召集人 /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 / 王盈彬精神科診所暨精神分析工作室主持人

李芝綺:臨床心理師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候補理事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 深藏心理治療所所長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陳建佑精神科專科醫師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會員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兼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 高雄市佳欣診所醫師 /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住院醫師 /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 / 高雄市佳欣診所醫師

許瑞琳精神科專科醫師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 台中心身美診所醫師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監事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創會會員

林怡青精神科醫師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 英國倫敦學院大學精神分析發展心理學碩士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會員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江振洋振心身心診所 院長 /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 前社區精神科主任 / Tavistock and East London University, Psychoanalysis Study / 私立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監事 /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秘書長 /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秘書長

陳瑞君諮商心理師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候補理事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 臺灣醫療人類學學會會員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台北》心理治療入門課程召集人 /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督導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所博士班研究生

莊麗香諮商心理師 / 《昕》心理諮商所所長 / 《鉅微管理顧問公司》特約心理顧問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候補監事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李俊毅: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身心科主治醫師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 / 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 / 無境文化【生活】應用精神分析系列叢書策劃

唐守志臺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秘書長 / 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督導醫師 / 松德院區精神官能症病房督導醫師 /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 善意溝通修復學會會員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廌心理治療師

陳冠宇歐亞心身學堂負責人 /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院長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前主任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臨床教授 / 德國福來堡大學醫學博士 / 內科、精神科與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常務監事 / 國際巴林聯盟IBF會員 / 「憂鬱不只是藍色」作者

郭淑惠諮商心理師 / 新竹《心璞藝術》心理諮商所所長 /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候補理事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專業會員 /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師 / 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博士

許欣偉精神科專科醫師 / 向陽 / 晴天身心診所醫師 / 英國塔維斯托克中心精神分析研究碩士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兼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林喬祥精神科專科醫師 / 花蓮慈濟醫院心理治療與諮商中心主任 / 花蓮慈濟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 /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監事兼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 乙皮畫廊合夥人 / 曾任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 曾任Eli Lilly and Company台灣-香港-澳門醫藥學術處處長 / 曾任PAREXEL International全球中樞神經系統領域資深醫學總監

劉又銘精神科專科醫師 / 台中佑芯身心診所負責人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發起創會會員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 精神分析臺中慢讀學校講師

呂尚恆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科醫師 / 草屯療養院心身醫學小組、心理治療臨床教師 / 茄荖山莊成癮治療性社區團體心理治療督導 /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督導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兼決策創意團隊成員

蔡榮裕精神科專科醫師 / 薩所羅蘭分析顧問 / 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資深督導 /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 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長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 / 台灣精神醫學會精神分析次專科學術委員會召售人 / 台灣精神醫學會學術暨節目委員會學術節目小組委員

 

「多重人格」悲傷與創意的捉迷藏:恐佈體驗裡有心聲不孤單的活著子題

(第一堂)患者說自己有多重人格,我們要如何鑑別診斷?:佛洛伊德古典本能論、精神醫學診斷的變遷和神經科學等

報告人=王盈彬醫師

與談人=李芝綺心理師 / 陳建佑醫師 / 許瑞琳醫師

說明:

  多重人格,常是患者的自述,這被歸類在廣義的歇斯底里。其實佛洛伊德的性學曾一段時間覺得它是有歷史的古蹟,不會有當年覺得哇好讚的想法。近來開始覺得它真的好無聊,但無聊比冷漠好,反而是讓我再度好奇,何以我們會繞在這個術語裡打轉,而現在再回來,打轉反而覺得無聊而變得有趣起來。

  覺得無聊,並不是它就是沒有意義,而是這麼容易有的答案,就好像依著精神醫學的診斷條例來捕捉症狀,但是它除了心理學原因的假設外,是否另有其它神經學的診斷需要加以區分?所謂排除神經學的因子,是指什麼呢?

  有了診斷後,接下來的處理是什麼呢?如果同時合併有其它的焦慮、憂鬱、失眠等,想要從心理學的處理方式外,是否需要同時考量其它生物學的處理方式呢?就臨床實務來說,如果需要,考量點是什麼呢?

對話素材:

(1)巴布迪倫的歌曲:通輯犯(第三冊第39-40頁,大塊文化出版)。

(2)三千分之一的森林(Gathering Moss):頁28-31,漫遊者出版。


 

(第二堂)要和自述多重人格者的那個角色對談呢?:是一個人的群體心理學或個體心理學的多重面貌呢?

報告人=林怡青醫師

與談人=汪振洋醫師 / 陳瑞君心理師 / 莊麗香心理師

說明:

  覺得那些說自己是多重人格者,在描繪它們時卻更像是,從小創傷在孤單恐懼下過日子,然後那些不同人格隨著時間,在不同時候逐步出現,有著不同的命名、角色和功能,有的很懦弱,有的很勇敢,有的很有力等,彷彿有了一群人來相助。

  如果如同當年曾有的,精神分析式團體的運作來說,有的是在團體過程裡,採取領導者和患者一個一個對談,如同做著每個人的分析。或有某些領導者,例如比昂是以團體做為一體的方式(group-as a -whole),不是以個別的處理方式,而是讓群體當做是一個人的心理學。

  這當然也涉及,我們如何看待多重人格的心理學意涵?如前所述,我們無意以標準答案的方式來想像,而是將多重人格的現象,當做原本的病理現象外,也想要探索和推想,它在心理學上的多重意義。我們的觀察是,不再只是三四歲時的情結的影響,而是有著生命頭一年,更早更原始的心理的影響。

  如果用溫尼科特對於嬰兒的「自發的體態」(Spontaneous gesture)的描繪來說,最具有自發的體態是被抱著的時候,身體是處於一直要下墜的感覺裡,但是又同時有著他人支撐著他,這種力道在嬰兒的身體上達成了某種平衡感,是否這種平衡感並在這種感受裡,安穩靜靜地睡著,而生命就自發地成長著?這個現象是否是患者在場時,有著多重人格在場,卻是孤獨能力的比喻的最佳寫照?

對話素材:

(1)巴布迪倫的歌曲:三位天使(第三冊第79頁,大塊文化出版) 

(2)三千分之一的森林(Gathering Moss):頁47-51,漫遊者出版。
 

(第三堂)對於多重人格的現象,分析治療技術的推演:是詮釋或建構?或另需要有其它?

報告人=李俊毅醫師

與談人=唐守志醫師 / 陳冠宇醫師 / 郭淑惠心理師

說明:

  相對於古典精神分析,是將多重人格列在精神官能症的範圍裡,是以DSM的第一軸的「症狀」概念來看待。但當我們強調的是「人格」,對於多重人格,卻是開始以「人格」的課題來觀察和想像。

  當以詮釋,尤其是對移情的詮釋,做為主要的技術時,那是在忽略人格的課題,以及假設患者的自我能力,是能夠理解詮釋的內容和意義下所形成的技術。但是如果患者常是合併有其它的所,謂共病或是其它的人格課題的難題,那麼我們就很難完全忽略人格的因素,對於多重人格的影響。

  那麼,佛洛伊德晚年談論「建構」的文章,以及比昂和溫尼科特的論點,如何讓我們來形塑對多重人格者的處理方式,或者說是對話方式呢?或者「如果說,我們一直以來的目標,都是從移情的角度去將初現的意識轉化為語言,那麼,我們就是在實踐精神分析;但如果有時我們的目標並非如此,那也是根據狀況,去採取一名分析師當下認為更適切的實踐。有什麼理由不這麼做呢?⎭(謝朝唐譯,Winnicott, 1962, 〈精神分析治療的目標〉)

對話素材:

(1)巴布迪倫的歌曲:開開門,荷馬(第三冊第161-163頁,大塊文化出版)

(2)三千分之一的森林(Gathering Moss):頁167-172,漫遊者出版。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