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3.05.21)電影與精神分析 (以文會友[嵐讀書]的朋友): 阿莫多瓦《我的母親》、《沈默茱麗葉》與Winnicott《客體的使用》

2023-05-14

【薩所羅蘭】精神分析的人間條件13 (以線上視訊方式)

電影與精神分析  (以文會友[嵐讀書]的朋友)

 

標題:不在場的客體:如何借給愛恨情仇使用,尋找多情的出路?

 

時間:2023.05.21 周日 08:45-17:20

阿莫多瓦《我的母親》、《沈默茱麗葉》與Winnicott《客體的使用》

 

(社內活動,不對外開放。研討會後,內容結集出版成書。)

 

1.08:40-09:30 恨的善良:當了很久的母親後,不明確的挑戰做為客體 (王明智心理師)(與談人:邱顯翔實習心理師)

 

2.09:30-10:20 愛的堅強:準備成為母親前,秘藏的生命熱誠做為客體 (陳瑞君心理師)(與談人:張贏云實習心理師)

 

3.10:20-11:10  仇的寬容:不是生理母親,多餘性器官的性和性別做為客體(陳建佑醫師)(與談人:謝昀融實習心理師)

 

4.11:10-12:00 情的美麗:失落兒子後悲傷母親,時光不再復返做為客體(王盈彬醫師)(與談人:廖麗霞實習心理師)

 

(上午場:阿莫多瓦《我的母親》)

 

(上午場主持:蔡榮裕 / 下午場主持人:王盈彬)

 

5.13:30-14:20 罪惡感的鮮艷色彩:借問幽默如何做為罪惡的客體?(黃守宏醫師)(與談人:劉俊廷實習心理師)

 

6.15:10-16:00 情感是種難斷的癮:探問悲憫如何做為情感的客體? (郭淑惠心理師)(與談人:王怡萍實習心理師)

 

7.16:00-16:50  分離來不及說理由:詢問離奇如何做為分離的客體?(劉又銘醫師)(與談人:吳婉綺實習心理師)

 

8.16:30-17:20  重聚不必多說理由:問問優雅如何做為重聚的客體?(蔡榮裕醫師)(與談人:何彥廷實習醫師)

 

(下午場:阿莫多瓦《沈默茱麗葉》)

 

前言:

 

  把阿莫多瓦《我的母親》、《沈默茱麗葉》與Winnicott《客體的使用》,放在一起經驗和想像,雖有著標題做基礎,但那不是要妨礙我們的想像,期待是可以擴增想像的基礎,因此不要被標題的內容所侷限了。

  我們的方式如先前的論述,我們不是要以已知卻有限的術語,來窄化我們對於電影裡錯綜複雜的情感,以及心身的反應。對阿莫多瓦來說,這些看似複雜的身體器官,是否錯置?或對於母親是什麼的多元樣貌?似乎都是理所當然,雖然有男子做父親後,不滿意有著陰莖在自己的身體上,而離家改變了性器官,過著另一種日子。而女人們和母親的關係,以及自己做母親時的慾望和恩怨情仇,彷彿都是人生裡必然有的戲碼,重點似乎不在於有什麼情緒或情感的診斷,而更像是因為必然的存在。

  但是也讓受苦成為無法避開的,如果有理由避開,也可能只是人生裡的短暫,因為總會在人生的某個遭遇裡,再現那些情景,如同導演讓這部《我的母親》裡,再度穿插出現老電影《慧星美人》,和舞台劇《慾望街車》走進生活裡,不只是被影中人觀看,而且就如同那些劇情直接走進了影中人的人生。可以說是重複的必然,也可以說是因為這些不同型式的接觸,而在悲憫和幽默,卻跨張且離奇的人生戲碼裡,展現著重複本身所擁有的,一層再一層的情感秘藏。更像是對於愛滋和跨性別的包容,和某種深度的人性的理解。

  我們甚至很難說清楚這種說不清楚,但深刻感動的溫柔裡,到底蘊藏著什麼生命的活力,讓各種愛慾情仇,如同散置在人生街頭,隨時可以遇得到,反映著這些就是人生,所有人的可能性的人生。如果以生的本能或性本能來說,這些生物學式的描繪,只有在這些活生生的人生故事裡,才能如何燃燒成悲傷,卻在其中看見了活下去的渴望?好像生命的源頭,是什麼短暫或浮淺的愛情,但熱情卻不曾消褪。

  其實這是不可思議的活力,我們不知道在電影外的人生,是否人真有這些淒美動力的生和死?但似乎卻又依稀覺得,阿莫多瓦的述說裡有著,人做為人,不論何種性別,何種角色,他所展現的離奇和幽默,是人生的線軸裡必然有的一條。我們還不知,在我們這些文字描繪和後續討論裡,是否能夠彰顯出這條線軸所走出來的人生,能夠讓我們萃取出多少新生的語彙,來補充我們在人生或診療室裡的無力、無助和無望時,可以觸動一些有意義的活力和想像?而且不是表淺式的讚頌,而是內心裡被翻攪過無數的低吟或高昂,所自然浮現出來的讚嘆,對於失落和悲傷,有著善良、堅強、寬容和美麗在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