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5{以文會友}([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的朋友) 研討會標題=多少臉色徘徊在詮釋前後:精神分析技藝的反思

2024-02-06

【薩所羅蘭】精神分析的人間條件20  (以線上視訊方式)

(2024) 電影、評論與精神分析{以文會友}([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的朋友) 研討會

(會內活動,不對外開放)(研討會後,結集該場文章出版成書。)

標題=多少臉色徘徊在詮釋前後:精神分析技藝的反思

時間=2024.09.15周日08:45-17:20

1.(電影)蔡明亮,臉。

2.(電影評論)未來的電影,柯波拉著,江先聲譯,大塊文化出版。

3.(精神分析)Antonino Ferro, Supervision in Psychoanalysis: The Sao Paulo Seminars, Routledge。

以文會友[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的朋友:邱錦榮(台大外文系名譽教授)、丁耕原、葉安華、吳立妍、廖偉翔、李玉婷、尤韻涵、邱高惠美、彭惠怡。

 

 

前言:

1.以下舉一些想法做為思考的刺激。在這次[以文會友],除了蔡明亮的電影《臉》,這部做為羅浮宮的館藏作品,這是可以有很多想像和詮釋的電影。我們也同時引進義大利的A. Ferro,他是Field Theory的重要倡議者之一,我們以他公開討論關於督導的作品做參考,讓我們一起來探索,精神分析在「詮釋之外」,還有那些?也有人稱Field Theory是Post-Bionian理論裡重要的一個派別。

2.在《詩與精神分析》,我們討論的是,在「詮釋之外」(beyong interpretation)或「意義之外」(beyond meaning),還有什麼?當比昂和溫尼科特等強調的,feeling, experiencing, playing, becoming的人生旅程,或分析治療的過程,「情感」和「情緒」做為美學(註),我們好奇,當嬰孩看著母親的臉,或玩著母親的乳房時,那是種「審美」?我們想這樣子重新來想像,生命早年的心理學。因為我們好奇,那些當年飽受不穩定餵乳的嬰孩,是如何活過來的,並自己走進診療室?

3.我清楚地意識到,「不知道」(not knowing)——分析師不急於做出權威性結論——在精神分析中已成為一種美德,這是對某些分析師被認為具有全知的假設的一種反應;......而「不知道」這一概念,尤其是在比昂和溫尼科特的理論中,得到了突出的強調。(王明智譯,Adam Phillips, Poetry and Psychoanalysis)

4.「T.S.艾略特在一句著名的話中說,詩是標點符號的一種形式。...分析師對被分析者講話的重新斷言『向主體表明他所說的比他認為的要多』。相當荒謬的是,如果一個人要定量地說話,那麼標點符號的目的似乎是為了增加意義,而不是取代病人想要表達的意思,而是增加它。 其目的是顛覆舊的意義,以創造新的意義。...」(陳建佑,Adam Phillips, Poetry and Psychoanalysis)

5.精神分析師是否像創造性作家一樣,重新描述病人覺得不可接受的東西的工作,以使它至少可以忍受,且不是令人愉快的話?或者,換句話說,精神分析的目的是為了使病人更像這位有創造力的作家,能夠使人們知道他的幻想,並把它們當作快樂的源泉,使病人成為他自己生活的優秀詩人嗎?(陳瑞君譯,Adam Phillips, Poetry and Psychoanalysis)

6.詩人們提供了對分析師尋求理解的隱藏批評,並藉此重新打開了精神分析的核心問題:對我們來說理解意義有什麼好處?那麼,讓人有意義的是為了什麼?換句話說,自由聯想是精神分析的手段還是目標?如果如同費倫齊(Ferenczi)曾經提出的,病人不是通過自由聯想而被治癒,而是當他能夠自由聯想時病人才被治癒。(郭淑惠譯,Adam Phillips, Poetry and Psychoanalysis)

 

 

(上午主持人:王盈彬  / 下午主持人:王明智)

標題=多少臉色徘徊在詮釋前後:精神分析技藝的反思

子題=

0845-0900邱錦榮(台大外文系榮譽教授)引言I

1.0900-0950臉上的身心戲碼(孤單):詮釋前後,看見多少人生欲望流連在想像裡?(王明智 / 丁耕 原)

2.0950-1040臉上的身心戲碼(破敗):詮釋前後,聽到沈默裡多少落葉衰敗的嘆息聲?(郭淑惠 / 葉安華)

3.1040-1130臉上的身心戲碼(陌生):詮釋前後,嗅出菜單上多少飽和和未飽和的心思?(陳建佑 / 吳立妍)

4.1130-1220臉上的身心戲碼(孤絕):詮釋前後,嚐過投射裡多少酸甜苦辣?(陳瑞君 / 廖偉翔)

 

0.1345-1400邱錦榮(台大外文系榮譽教授)引言II

5.1400-1450臉上的身心戲碼(脆弱):詮釋前後,需要舖陳多少來自內心的階梯?(王盈彬 / 李玉婷)

6.1450-1540臉上的身心戲碼(空虛):詮釋前後,對空中揮出了多少無助的空拳?(劉玉文 / 邱高惠美)

7.1540-1630臉上的身心戲碼(迷失):詮釋前後,在人情之間問過多少冷暖?(劉又銘 / 彭惠怡)

8.1630-1720臉上的身心戲碼(碎片):詮釋前後,花了多少心思知道鑽石和易碎水晶的差異?(蔡榮裕 / 尤韻涵)

(1720-1730:討論)